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青春之歌

親愛的
(若你心中很篤定 那麼我便是在呼喚著你
 若是你心中還未有想法 那麼我可能是在呼喚你
 若是你心中很希望 那麼這個邀請可能與你無關)

親愛的 與我一同共享
青春 愛 與美
讓我們超脫俗世的紛擾
飛上眾嶺之巔
與日月星辰共享永恆

親愛的 你可知不老泉的祕密?
曾有友人告訴我 在他的詩裡告訴我
彷彿在夢裡見過 在他的想像中吸吮過
然而我告訴你 那不老泉的源頭
就是我的眼淚

親愛的 你看見我哭嗎?
你誤解我 以為我因為世俗的紛擾
而傷心難過嗎?
我想偷偷告訴你 當你進來
與我共享永恆時 你就會知道
就連我的眼淚 也是永恆歡愉的泉源

親愛的 伊甸園的主人
已應許我 一個沒有蛇的新伊甸園
在那裡 我們可以裸身 奔跑
跳舞 嬉戲
音樂將取代樹葉和獸皮
成為我們身上的金裳
有永恆的星光 點綴其上

2007年10月27日 星期六

與自己的心重逢

許久沒有寫部落格了。

部落格對我來說是一個思索的角落,然而思索可是說最耗能的活動之一。前陣子一連串的課程與活動,與許多受傷的靈魂相遇,覺得突然消耗許多能量,於是我開始刻意降低思索的承擔,甚至暫時停止思索的腳步。

我發現很多人是不思索的,因為看不見思索的效果。當一顆種籽要發芽之前,雖然看不見明顯的變化,但包在種皮之內的一連串化學變化卻早已開始。尋常人抱怨生命沒有甜美的果實可採拮,有知覺的人知道要照料好每一棵作物,明白人在心靈的幼苗時期即開始給予關注,但唯有真具智慧、且明白思索意義的人,才會去觸摸那未露曙光的時期,悉心考究種籽的來源、栽種的土壤、以及未發芽時期的變化。

然而學習不思索,又是另一項生命的功課。當種籽處在不適合發芽的季節,它會保留所蘊含的生命力,直到適合發芽的季節;貿然開始活動、甚至探出芽來,只會加速面臨夭折的命運。然而當季節到了,思索的活動自然而然地又開始了,此時又將再次與自己的心重逢,展開下一階段的生命史。

新一波的栽植即將開始:新的課程、新的生命轉化、新的生命階段及生活型態、新的創作及交流活動......在這諸般新的里程開始前,我又開始另一波的思索,哪一塊田值得鬆土栽植?又該種植什麼樣的種籽?舊田可以新種嗎?或是我該另覓良田?在不斷的思索中,我正尋找著答案。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2007 Pieta Summer Music Workshop

2007年皮耶他暑期音樂營
Pieta Summer Music Workshop

籌畫了數個月的皮耶他暑期音樂營終於要在明後三天展開了。在開始的前一天晚上,我竟然無法入眠。

前天和義工群們開會,將整個音樂營的程序和他們溝通。看著他們的眼神,從一開始昏昏欲睡,到開始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心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然而時間愈靠近,就愈感覺到此次活動意義重大。

第一天我帶了許多音樂要和小朋友們分享,包括了:

  • 葛利格:〈早晨〉選自《皮爾金》
  • 韓德爾:〈快樂的鐵匠〉選自E大調大鍵琴組曲
  • 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
  • 柴科夫斯基:《胡桃鉗》序曲
  • 李斯特:《魔鬼圓舞曲》

除了一些彼此認識的活動之外,下午還有肢體開發、分組編劇以及影片欣賞等活動。希望帶給這些孩子們豐富的一天,更希望能從中發掘出嚴肅音樂的傳承人才,讓人類心靈的創造工程能不斷地延續下去。突然想起聖經上的一句話: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

但願這些話也同樣應驗在這群孩子們身上。

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報導】「廢名詩集」新書發表會、座談會、藝文雅集

「廢名詩集」新書發表會、座談會、藝文雅集
暨「紀念廢名書畫展」活動報導

撰文 / 郭淑玲 企畫主編(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貴賓雲集

七月十四日在「時空藝術會場」舉辦的「廢名詩集」新書發表會、座談會和藝文雅集,與會貴賓近百人,包括詩壇許多老前輩詩人,如張默、商禽、管管、辛鬱、碧果……等等,以及眾多詩社社長、主編、詩人們,尤其台灣兩大老字號詩刊代表:「創世紀詩刊」丁文智社長和「笠詩刊」莫渝主編,以及較年輕的詩社「乾坤詩社」紫鵑主編等都到場指導;同時,大學詩社也派代表與會,可謂老中青三代詩人齊聚一堂。

此次「廢名詩集」藝文雅集同時也是專為廢名詩作譜曲的音樂首演,所以吸引許多各大學中文系、外文系,以及從事藝術教育的教授們前來,大家對於重新恢復詩樂詠唱的傳統抱持期待。到場指導的有「國際藝術教育協會」(NAEA 隸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主席郭禎祥教授(台師大美術研究所)、台灣藝術大學視覺設計系所的張國治所長、文化大學國樂系樊慰慈主任、東海大學音樂系李秀芬教授,以及「九年一貫國語文」召集人許學仁教授(花蓮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台北大學中文系賴賢宗主任及其老師、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林于弘主任及其老師,以及台師大國文系、中興大學外文系、育達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等等教授與會。可謂集結國內從事語文教育、音樂教育、及藝術的大專院校教授們前來參與盛會。

另外,「時空藝術會場」為紀念詩人廢名逝世四十週年,也同步舉辦「詩久彌新:現代詩與造形藝術—紀念廢名」書畫展,由台北大學中文系賴賢宗主任策展,邀集眾多詩人和藝術創作者聯合展出,如:張默、管管、商禽、辛鬰、白靈、紫鵑、賴賢宗、朱顏、郭淑玲、天岸馬 (陳福祺)、陶綱、連欽發等,展期至七月底。

活動進行

整個活動主持是由美麗大方的「朱顏」小姐主持(警廣《心靈花園》節目主持人、金鐘獎得獎主),首先由洪葉出版社總經理洪有道先生致詞,特別感謝「時空藝術會場」同步舉行的「紀念廢名書畫展」,以及兩所協辦大學:台北大學中文系和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在學術上和人力上的協助。然後由洪葉企畫主編郭淑玲介紹與會貴賓、並說起出版「廢名詩集」的因緣,郭主編談到她與廢名詩作初相見的感動,以及對於廢名沈藏近六十年的詩稿、能率先在台灣出版而與全世界華人相見,感到詩文的復興,台灣是被全球華人所期待。

接著舉行的座談會由台北大學中文系賴賢宗主任主持,詩人張默和商禽兩位前輩詩人引言,賴主任以學術論述和美學體驗來說明重新發現廢名的歷史意義、以及廢名詩作的藝術貢獻。兩位詩人則表示自己只是廢名詩作的愛好者,不敢說評論,張默老師就詩刊歷史資料說明廢名詩作被眾多詩人廣為介紹和流傳的事實,而商禽老師則就他早年的評論來介紹他對廢名詩作的喜愛。

座談會結束之後,緊接著音樂會和詩文朗誦登場,由專業作曲家張俊彥老師和業餘音樂工作者郭淑玲(洪葉企畫主編),展現不同的樂曲風貌,郭主編以簫和鋼琴來展現廢名詩作的人文氣息,由連欽發和郭主編演唱、賴賢宗主任吟誦、蘇德徵鋼琴演奏,多種方式傳達廢名詩作的意涵。而修習西方音樂的專業作曲家張俊彥老師則以鋼琴表現廢名澎湃和巨大的情感張力,在聲樂家李秀芬的演唱下,讓有些生命經歷滄桑的聽眾默默流下眼淚。


音樂會結束,主持人邀請前輩詩人管管、辛鬱、和碧果老師上台朗誦廢名詩作,管管宛如戲劇表演的朗誦方式,讓詩作活靈活現;而辛鬱老師更是興之所至的唱起歌來,除了朗誦外、還以一段小曲歌詠詩作,而碧果老師則以其獨特的低音朗讀感動的詩作。之後與會來賓興猶未盡,紛紛上台朗讀詩文和歌唱,讓「廢名詩集」藝文雅集興味無窮。

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

【活動訊息】「廢名詩集」新書發表會、座談會、詩歌吟誦會

廿世紀重要詩人「廢名」沉藏近六十年精湛詩作,首度在台公開發表!
「廢名」對現代詩的影響,有其重要性,但此一史實,卻長久以來不得彰顯,是現代詩史中遺落的環節。
洪葉出版社將於七月十四日舉辦「廢名詩集」新書發表會;同時同步舉辦書畫展,歡迎蒞臨指導。

「廢名詩集」新書發表會、座談會、詩歌吟誦會
  • 日期:2007年7月14日(六)下午 2 點開始
  • 地點:時空藝術會場二樓(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8號、大安森林公園對面)
  • 活動:新書發表會、座談會、詩歌吟誦會(自由入場)
    (註:這個部份有兩首我的創作展演,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 聯絡人:郭淑玲 02-23632813 # 12、0936074920
展覽:「歷久彌新:現代詩與造形藝術聯展—紀念廢名」
  • 展期:2007年7月14日至7月30日
  • 地點:時空藝術會場一樓
主辦單位: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國立台北大學中文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課程訊息】詩與音樂的饗宴:詩歌創作工作坊

「詩」與「歌」是陶冶人生不可或缺的良伴,也是充滿壓力的現代生活最佳的抒解方式;若能在朋友聚會的場合高歌一曲意境脫俗的新歌,並且還可以聊聊參與該曲創作的過程,不也是件很棒的事嗎?

「藝術歌曲」正是指一種能夠「充份結合詩與歌樂之美」的音樂形式,為歌曲中最精緻的類型,能細膩地反映內心細緻的感受與變化。若吟唱具有藝術性的歌曲,將為心靈生活帶來不同的享受。

本課程將帶領同學不再只是欣賞音樂,更可以一起參與詩歌創作及發表的過程,配合基本歌唱方法課程,期末還可以一起舉辦盛大的發表會登台演出(說不定還可以出CD喔)!不但為生活增添許多全新的體驗與感動的時刻,還可能為我們的藝術歌曲領域貢獻雋永的曲目。

  • 開課單位: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7/8中午前報名另有優惠,請參閱網站訊息
  • 課程時間:週三晚上7:00~9:40
  • 上課地點:景美國中

  • 本課程以創作表演工作坊的形式進行,由作曲家與聲樂助教共同授課,帶領大家:
    1. 一起參與新曲創作的過程
    2. 學習歌唱與表演的基本技巧
    3. 共同籌畫一場詩歌作品發表會,並參與演出。
    對象:喜歡唱歌、憧憬詩意的生活、或是對詩歌創作有興趣、想用音樂寫日記的朋友;課程將與資深創作者一起工作,因此您無須具備任何創作的經驗。

    文山社大首頁:


    文山社大96年度暑期、第二期招生中

    九十六年度課表:http://www.wenshan.org/uploads/upfile/770_962_jing.htm

    2007年6月25日 星期一

    《邀請函》 半畝塘鋼琴藝術小集

    文 執行祕書/林玉婷

    在這個屬於新竹地區朋友的藝術集會中,作曲家張老師將帶領一群懷抱夢想的學生們,與您一同探索鋼琴演奏及音樂藝術的相關議題,並與您一同創造音樂藝術與人文建築交會的感動時空。

    時間: 2007/06/29(五)晚上 19:30
    地點:半畝塘環境整合新竹會館 (新竹縣寶山鄉雙園路196號 )
    內容:

    一、新竹地區鋼琴師生演奏與分享。曲目:

    • F. Chopin - Etude, Op.25-12
    • S. Prokofiev - Sonata No.3
    • A. Schoenberg - Six Little Piano Pieces, Op.19
    • F. Mendelssohn - Lieder ohne Worte, Op.19-6
    • ......以及其它音樂分享

    二、鋼琴演奏進階講座:系列一《鋼琴技巧與演奏傷害概論》/張老師

    三、交流與座談(自由參加,九點半以前結束)

    鋼琴演奏是人類最複雜的一種心智與精細的肢體動作整合的結果, 本次講座中,張老師將分享鋼琴演奏的重要議題: 「鋼琴技巧與演奏傷害」,讓您更深入瞭解巧妙建立完美藝術的基礎。在演奏中,學生們也將在這通往實踐夢想之路的一場試煉中,展現自己, 將對音樂的感動與樂趣與您分享;若時間允許,屆時也將邀請所有與會來賓, 針對鋼琴演奏學習等相關議題進行座談交流。

    歡迎您前來參與此難得的溫馨藝術人文集會,希望一同來創造小鎮充滿音樂藝術活力的未來。

    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

    EMFA Level 1A備課筆記補遺

    雖然已經忘了這張隨手記下的紙條是什麼時候寫下的,但在Level 1A新竹班第一期與台北班第一期皆已先後結業之時,這張紙條仍然貼在滿佈紙條的書桌前。

    這張紙條其實是L1A的 "First Idea" 之一,上面記載的正是課程最早訴諸文字的部份。雖然後來的大綱稍有出入,但大體上與這張最初的筆記方向是一致的。

    不過有一些這張紙條上的內容,在目前結業的兩班中均未能包含,例如HQ、Knowledge Gamut等概念。特別是Gamut這個字,雖然和John Cage有一些淵源,但它真正的來源是古希臘和中世紀,由Gamma和Ut兩個字組合而成,代表「全域」的意思。

    中世紀時期的音階系統,主要以人聲的音域為主,並不像今天的器樂曲那樣寬廣。音階中最低音以希臘文字母Gamma表示,由於它也唱成Ut(相當於今日的Do),因此也稱為Gamma Ut,簡稱為Gamut。因為它已經是當時音階中最低的音,因此這個字後來也被延伸作全域之意,例如色彩全域(由電腦或輸出裝置所能顯示的全部色彩所組成)。

    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數位典藏與Pieta計劃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總成果網站

    今日正式把Pieta計劃中和數位典藏有關的構想,在法式餐廳和黃老師提起。很高興立刻得到老師的認同,也剛好和老師後續的努力方向:由數位內容往加值應用轉型的構想相吻合。因此後續應該會繼續和數位中心有進一步合作。

    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劃的網站上提到第二分項為「數位典藏推廣應用」,內容包括四個主題領域:

    1. 數位人才培育與學習
    2. 產業平台與規範機制推動
    3. 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
    4. 人文與社會發展

    其中至少有兩項和Pieta計劃相合。在奇美提琴數位典藏計劃忙完之後,下一個要參與進行的就是九月中法交流的成果網站,它是國科會與法國在台協會合作的「幽蘭計劃」(Orchid Project)之一部份。預計這一波忙完之後,暑期音樂營剛好也告一個段落,後續便可以開始著手進行Pieta的數位典藏計劃了。

    2007年6月3日 星期日

    筆記:關於音樂營的活動設計

    將音樂基礎能力以遊戲及過關方式呈現。

    Pieta暑期音樂營並非為了已經具備音樂基礎的孩子設計的,而是為了發掘有天份的孩子。因此我相信在遊戲中孩子能最自然地展現自己的天份與喜好,藉由過關斬將來激發他們對於追求自我成長的企圖心。
    音高的辨認:先以傳遞為意象做模擬,再用音高來玩,接不住的出局。

    在樂音四要素中,音高是相當難掌握的一環,就連許多音感好的孩子,都不容易抓住音高「動態平衡」的那一面,而傾向以僵硬的肌肉來「抓住」想要的音高。在音高的傳遞中,孩子們可以用動態回饋的方式找到自己所要的音高,並配合必要的肢體遊戲來解決肌肉僵硬及氣流停滯的問題。

    音高的組織可以愈來愈複雜,藉以體驗音程或和絃等音樂元素,再帶線譜。

    掌握了動態音高的祕訣之後,就可以擁有較完整的泛音,此時與不同的音高融合在一起,就很容易產生完整的共鳴感受。由體驗學習所帶出的情感經感切入線譜的教學,建立二者之間的情感聯結,希望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此部份可以與合唱的節目一起設計。

    節奏的遊戲:由音的數目、長短排列的組合開始玩起,帶入記譜的視覺。

    節奏是另一項音樂中不容易掌握的要素,因此藉由遊戲的挑戰,希望引導孩子們專注地聆聽,並且按步就班地建立起敏銳的聽覺記憶力。並以此為基礎,漸漸導入肢體的協調與感受力。
    創作與傳遞:節奏較容易引導即興,一開始可先用傳遞的方式暖身,接下來以有規範的方式(如音樂的數目)做即興與傳遞。

    有了記憶力的練習,就可以開始玩傳遞的遊戲,並慢慢創造各種節奏的水流,由簡單至複雜,帶領孩子們可以順流而行,甚至玩出自己的水花來,並將火花的熱力傳遞給其它伙伴們。
    引入過關或RPG遊戲元素:藉以隱喻苦難、傳承與榮耀的再現,結合Moussorgsky的音樂元素。

    人生就像一場真實的遊戲。許多青少年沉溺在虛擬的世界中,卻無法生存於真實的遊戲裡。這裡透過role-playing game的比喻,來激勵所有的孩子們,雖然過去經歷過種種苦難,但就像遊戲中的英雄一般,我們總有一天能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努力與決心,重返榮耀。讓Moussorgsky的音樂成為即將進入藝術傳承的孩子們永遠的祝福。

    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

    開設2007暑期青少年音樂進深課程

    Summer Music Courses for Advanced Young Musicians
    暑期青少年音樂進深課程

    Counterpoint in the Style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A Preliminary Course

    十六世紀對位法先修課程

    • 適合對象:具有音樂學習基礎的中/小學生。
    • 課程簡介:

      十六世紀的歐洲正處於人聲與心靈交會的音樂顛峰,
      此時期音樂寫作技巧之菁華「Palestrina(帕勒斯特利納)風格對位法」
      至今仍是西方正統音樂教育體系中必修之課程,
      同時也是建立「主動式音感」、進而領略音樂奧祕的基礎課程;
      在國內的音樂專業教育中則是到大學才有機會接觸到。

      本課程將透過十六世紀風格對位法的簡易寫作演練,
      協助已經具備基本音樂學習經驗的青少年,
      培養對音樂更敏銳的知覺;
      並透過傳統對位的洗禮,探索音樂與靈性之間的共鳴關係,
      領略以音樂建立默契與友誼的樂趣。
      在體驗學習中為孩子辛苦建立的音樂基礎,
      開啟一道內化至生命深處的門扉。

    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回到創作的水流中

    今晨起來,洗完臉、刮了鬍子之後,耳畔突然聽見這句話:「回到創作的水流當中。」

    我心中還掛念著今天下午期末考的試題還沒出完,等下十點還有一個學生要教;但這個意念十分清晰,讓我不得不先安靜下來觸摸它。

    隨之湧現的是一些技術性的問題:要為什麼編制而作?室內樂?歌曲?交響樂團?主題又是什麼?

    那個聲音又出現了:「回到創作的水流當中。」

    另一些聲音又出現了:你還有小提琴協奏曲、還有廢名的藝術歌曲、還有......

    還是一樣,那個聲音在我心中又說:「回到創作的水流當中。」

    緊接著更多的聲音:暑假的音樂營、要練的曲子、6/1的半畝塘鋼琴藝術小集......

    突然繼續聆聽下去,我感覺到一陣沉默。

    我知道,這個溫柔而堅定的聲音只是一個提醒、或許更像是個邀請:回到創作的水流中,讓它洗滌一顆忙亂的心,一切就都有了答案。思索至此,我心中隱約又有甜蜜的旋律響起......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2007暑期音樂營主題影片音樂粗剪

    本週二我和這次負責製片的妍名一起討論主題影片的製作。

    不愧是長久合作的伙伴,在音樂的選擇上頗能獲得我的共鳴。粗剪的成果還不錯,樂章的分布大致如圖所示:

    其中依序用了《展覽會之畫》中的幾個樂章:

    ○ Promenade
    ● Bydlo
    ○ Con Mortuis in Lingua Mortua
    ● Promenade
    ○ The Great Gate of Kiev
     (黑圈及白圈分別標出該曲原來是鄭老師或是我彈)

    妍名想表達我們一開始所討論的、看見孩子在本質上的尊貴,雖然因遭遇苦難而蒙塵,但希望與藝術的相遇,能該孩子們重新找回自己原本就是尊貴的事實。曲目的氣氛在選擇上很貼切,若是剪進影片中的曲目不用練,那麼我們原來的分配就變成了:

    Promenade; The Gnome
    Promenade; The Old Castle
    ● Promenade; Tuilleries; Bydlo
    ○ Promenade; Ballet of Unhatched Chickens; Samuel Goldenberg and Schmuyle
    ● Promenade; The Market Place at Limoges
    ○ Sepulcrum Romanum Catacombs; Con Mortuis in Lingua Mortua
    ○ Hut of the Baba-Yaga; The Great Gate of Kiev

    或許Sepulcrum Romanum Catacombs這次也可以不用彈奏......不過這套曲目終究是要練起來的。五月的最後一天就要開第一次的籌備會了,大家加油!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能量」的再思

    Energy - (節錄自Merriam-Webster Online)

    1. dynamic quality; the capacity of acting or being active
      動態的特質; 行為或主動的能力
    2. a usually positive spiritual force
      一股通常是正面的心靈力量
    3. a fundamental entity of nature that is transferred between parts of a system in the production of physical change within the system and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capacity for doing work
      自然界一種基礎的存在本質,能在一個系統中不同的部份之間轉移,產生系統中物質的改變,通常被視為「作工」的能力。
    4. usable power (as heat or electricity); also : the resources for producing such powersynonym
      可用的能源(如熱能或電能); 亦指:能產生此類能源的資源
    ※ ※ ※

    第1. 2.兩項定義比較基本。在EMFA先修班理論組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藝術與我-潛藏的心靈能量」取的是第 3.項定義(第 4.項定義則較偏向實務組)。

    心靈的能量正如物理的能量一般,是在人類心靈中一種基礎的存在本質,此存在能夠在宇宙的系統中轉移。偉大的心靈有一種能力,就是不但具有強大的心靈能量,更能夠把這種寶貴的能量透過獨特的技巧「轉移」至自然的媒介物上,使得原本平凡的物質產生巨大的改變,甚至具備「作工」的能力。簡單地說,那就是藝術品。

    雖然藝術品對我們來說並不難「接觸」到,但這種潛藏在其中的寶貴能量,對許多人來說卻仍是隱藏的;或許正是因為奧祕之不可得,許多人便開始否定它的存在,連自身存在的奧祕也漸漸隱沒在無意義的深海當中......

    我也來試用手寫板

    看媽咪用手寫板用得這麼高興,害我也躍躍欲試。於是我就用手寫板寫下了這一篇。

    還記得以前不知買了什麼,也曾經附贈了一塊手寫板,不過印象中當時的辨識率並不像現在那麼好,並且現在的手寫板功能比以前多很多。看媽咪一提起寫部落格就興高采烈的樣子,心中頓時也覺得幸福了起來。

    還記得在一堂數位典藏的課程當中,老師曾提到數位化是必然的驅勢,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頗值得玩味。在分工細密的西方世界中,有一種專業是專門辨別潦草或風格特殊的字跡;不過因打字機盛行,再加上電腦、e-mail的興起,現在根本很少有人用手寫信,因此很少留下手稿可以讓他們來做辨識。(因為手寫實在太慢,因此以下回到鍵盤上來打)

    然而今天我試著用手寫板來寫文章,又是另一種特別的感受。雖然手寫在許多實際的場合中已經漸漸少用,但對於媽咪來說,能用手寫的方式來接觸電腦、重新書寫與創作,實在是具有特別意義的人文景像。不知為何,我心中突然深深地感動著......(圖: 昏轉向,順便示範貼圖給媽咪看)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為老媽買的手寫輸入板

    最近老媽開始寫部落格囉!看到媽咪打鍵盤打得那麼高興,覺得很有趣,但速度總是慢了些,因此今天看完數位典藏成果展之後,便帶媽咪去逛街,順便買了一塊手寫輸入板,希望她能「創作」得更順暢些。

    在她的自我介紹中這樣寫著:

    我是一ㄍㄜ很笨的辣媽今天第一次打電腦打的昏鴕 轉向......

    第一次看她很辛苦地打完整篇的時候,實在是笑到快不行,尤其是那個「昏 轉向」,雖然是誤打誤撞,但實在也很有創意。

    雖然有趣,不過考量到創作效率和產能的問題,我還是決定買一塊手寫輸入板給她,看她後續還會寫出一些什麼勁爆的東西來。各位看倌,請拭目以待囉!

    2007年5月18日 星期五

    Vitus!

    週日和家人與學生一起去看這部《想飛的鋼琴少年》。

    在換票的時候有一個插曲,就是我要換取購買預售票所能夠擁有的權利:紀念海報,沒想到小姐竟然說「換光了」,實在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回來之後,在網站上查到真善美的電話,一撥居然是空號......後來確認了一下另一個網站,或許是那個號碼有錯,不過已經無所謂了,我由另一家長春戲院(他們還有海報)問到原代理公司的電話2720-6007,也找到一位林小姐願意讓我兌換海報(光復南路421號6F)。

    有時贈品的策略若不夠完善時,反而使消費者有受傷的感覺,這在高感性的時代實在是值得經營者仔細去思考的。

    或許因為場次時間較晚,偌大的真善美藍廳居然只有我們一行人。有專屬放映廳的感覺雖然不錯,但我總不禁會去思考背後的意義。或許代理商的廣告策略失誤,讓它定位成親子片,以致於太晚的時間沒有家長會想帶孩子去看電影,但我認為它對大人的啟發或許更大一些;或許許多人會以為這樣的片租回家看就好了,何必去電影院,不過這部片中有許多重要的音樂片段,例如舒曼的協奏曲,連真善美的音響效果,我都覺得還表現力還不夠。畢竟好的片子還是要有質感夠的代理商或行銷者加以「代言」,才能準確地指出它迷人的特點。

    回到正題。這部片的片名Vitus就是主角的名字,其含意在Wikipedia上有一段解釋: "Vitus is a Latin given name meaning lively",原來它也是一個基督教聖人的名字。觀賞片中對於這位天才少年的描寫,對我似乎也有一種自傳性的意義。

    有一幕我記得很清楚,高中時上課我常常舉手發問,從課文內容到延伸的議題幾乎無所不問,當時的我根本不會去思考老師是否有被挑戰的感覺、或是其它同學的看法如何(也因此我被一些比較乖張的同學列為班上最不受歡迎的人物之一)。基本上我和這位Vitus的差別在於,可能我對人比較友善吧......但這種友善,是不是也代表著我對於內心聲音的忠實度,遠不及片中描寫的Vitus,因此我還坐在現在的座位上?抑或許這就是我忠於內心聲音所做的選擇?

    Vitus的把戲:從樓上摔下來之後整個人「恢復正常」,這種感覺真的很熟悉。然而我沒有像Vitus那樣汲汲營營的父母要對抗,或許是一種看不見的價值觀、一種隱身在這個物質世界背後的一股力量......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偉大的返魅:Busoni鋼琴協奏曲

    週日下午前往國家音樂廳欣賞NSO與鋼琴家白建宇合作的Busoni Piano Concerto,給予我一種特別的感觸。

    Busoni的作品構想恢宏,共分五個樂章,全長約七十分鐘,最後一個樂章甚至加入男聲合唱,在協奏曲的歷史上可說是一個奇觀;那天白建宇的髮型,似乎也是特別設計的,讓人不禁聯想到相片中Busoni的髮型(見照片)。

    但我所謂特別的感觸,可說和這些都沒有直接關係。當我聆聽著這首龐大的作品、感受其中錯綜複雜的和聲與意念時,時空彷彿悄悄地轉回十九世紀,我逐漸感受到那股偉大浪漫主義靈魂的力量;隨著音樂在狂喜與失落之間交纏,那股力量也愈來愈強烈;突然,我彷彿感受到Busoni親臨現場。

    作曲家親臨現象的感覺有許多不同的強度,那天的感受算是比較溫和的,因為他彷彿只是在場;若是他「顯現」在某個人身上,那種強度可能就非同小可了(不過這種情形當然十分難得)。不過光是在場就不得了了,連我那很少聽音樂會的母親都受到了感動呢!

    晚上和順賢與淑惠吃飯,談到EMFA Level One-A課程Final Project方面的一些困擾,我告訴他們若能先撇開短視的目標思維,在元素的探索中去感受「存在」本身的喜悅,才能突破現有的困局。那天下午透過Busoni的作品與白建宇的精湛的琴藝,我也再一次體驗到那種存在的狂喜,頓時我的靈魂深處又湧現出新的力量,使我再次重燃返回舞台的渴望。

    我想,注視存在的奧祕,正是返魅的下一道鎖吧!

    2007年5月12日 星期六

    小花朵的生命力 Part III

    另一張小花所生長的環境如右圖。那是一個小巷的深處,平時幾乎不會有什麼人經過。旁邊那輛機車似乎也是被棄置在那兒的,和花兒同病相憐。

    然而若你同樣對照先前文章中的照片,是不是更能體會我的感受呢?那些小花在這樣的環境中是不是顯得很高貴呢?

    她們其實就長在隔離所的門外,天天看著那些青少年們在大人的陪同下進進出出。我相信若是小花能夠對他們說話,或許她會這麼說:

    孩子們,不要因為你們被帶進這個地方,
      而忘記自己生命的尊貴;
    你們看看我,不也正在這樣荒蕪的亂堆中,
      展現自己生來就有的榮美與性格嗎?

    小花朵的生命力 Part II

    上一篇文章所提到的小花是不是很迷人呢?然而若不把它們四周的環境貼出來,似乎不容易感受那種震撼。

    第一張粉紅色的小花朵生長在這個地方:

    咦?在哪裡呢?

    請注意右小角有一小塊彩色的焦點,就是那裡了!
    你可以點一下圖,看得更仔細一點。

    是不是很不起眼呢?但若對照上一張照片,你就會發現:她的存在實在是一個驚喜!其實小花朵已經很會選地方了。倚偎在大樹底下,使她雖然身處廢氣之中,至少不必飽受日曬。

    有時我會這樣想,或許這些觸法的孩子們,雖然因為被隔離而暫時失去了自由,但這或許總比他們待在一個破碎的家或在外頭遊蕩要幸福一些;只希望他們離開了這個暫時隔離的地方之後,無論後續接受什麼樣的判決、被安置到什麼樣的中長期機構,都能夠重新出發,展開一段全然不同的人生。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小花朵的生命力

    我很喜歡觀察路旁的小花,用手中的相機給她們一個美麗的特寫。

    這兩張照片特別的是,拍攝的地點很相近,都在板橋。每週五我都會去板橋陪陪一些因觸犯法律被暫時隔離的孩子們,和他們分享一些音樂、帶他們做一些活動。看到這些生長在路旁的小花,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些孩子。

    第一張的小花們攝自大馬路旁的樹下,這條馬路是主要道路之一,車流量相當大,這些小花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天天忍受著車輛排放的廢氣(我在那裡站了一會兒就受不了了),旁邊還有一些亂石,隨時都有可能壓傷她們,但她們卻仍然按照上天所賦予的DNA密碼,盡情地展現最美麗的姿態。若你靠近細看,每朵花都有優雅的紋路,似乎漫天的塵埃也無法影響它的美麗。

    第二張小花們攝自收容所的門外。由於收容所較為隱蔽,這些小花自然也比較不受注意,然而它們卻擁有奇特的花形。雖然不像前一張的小花那樣必須忍受車輛的廢氣,好像得天獨厚,但這張特寫將周圍荒蕪的景象給排除掉了。這些小花沒有任何悉心的照顧,也沒有太多過路的人會注意它們,周圍的葉子零亂且枯黃,這些景象似乎更突顯出這些花兒們的孤獨;然而它潔白的花瓣,與眾不同的姿態,仍然獨自展現風華,怎教人不疼惜、憐愛?

    這些孩子們也是如此。或許他們出自一個廢氣沖天的環境,或許他們長在一個長期疏於照顧的家庭,但我相信上天所賦予他們每一個人獨特的才能和氣質,正如這些可愛的小花一樣,若是有一位過路的人注意到他們,我相信有一天世人仍會看見他們以最美的姿態,將自己獨特的生命力展現出來!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速讀Meditations for the Humanist

    回頭翻了一下網誌,發現沒有這一本書的New Books記錄,因此在這裡補寫。

    當我試閱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個章節 "Moralising" 開頭的字句吸引了我:

    A moraliser(說教者) is a person who seeks to impose upon others his view of how they should live and behave.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a view about what counts as acceptable behaviour, and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put it forward as eloquently and forcefully as he can. But moralisers go much further. . . .

    這一章的標題下方引用王爾德(Oscar Wilde)的話,更是令人感到震憾:

    A man who moralises is usually a hypocrite.
    (一個慣於說教的人通常是一個偽善者)

    光是這段開頭就深深地吸引我。當我們經歷了幾世紀的除魅,最後到達二十世紀對意義的徹底解構時,真正進入了一個所謂的 "Secular Age";然而在這樣的一個令人不安的年代中,人們不再倚賴古時的說教者,正如舊約聖經所預言的:「我要將我的律法寫在他們心上。」

    然而在我們還來不及探索自己的內心時,說教者的聲音便常常出現在我們耳畔;當我們的靈魂不斷向我們呼喚、要我們嘗試著去突破或做生命的轉型時,或許常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你行嗎?」「你有這個本事嗎?」「試試就好,不要太認真,萬一失敗了怎麼辦......」這些聲音往往成為我們無形的枷鎖,甚至使我們忘記了自己原本就擁有一個充滿創造力的靈魂。

    在EMFA的課程當中,我也常觀察到這樣的情境,對於藝術的距離感或自我否定感,往往使我們無法專注地去感知或體會到藝術中顯而易見的事物。是不是在我們民族的天性中就潛藏了許多說教的聲音?我們一直以為這樣的聲音是出自良善,但王爾德的話提醒我們,那不是真正的良善,因為真正的良善應該帶領我們進入美的事物儘情享用,而不是疏遠它。

    當初選這本書做為未來讀書會分享的題材,除了上述吸引我的地方之外,它看起來版面小又不厚(只有200頁),是另一個誘因;但當我再次翻開目次仔細端詳後就有點後悔了,因為它分為三大部份,每部份平均都有二十章,上面的Moralising只不過是第一部份的第一章而已,若要做為讀書會主題恐怕要講很久。然而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我們該如何重整價值體系,使我們能逃離說教與解構的陷阱,重返創造的熱情與活力?除了回到人性的本質面去沉思(正如這本書的標題)之外,我想不出更直接的解答了。

    新筆記簿成立:返魅手札

    筆記本的封面印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字樣,我在封面上則寫著:「Re-Enchantment/返魅手札」,成立的日期是2007年5月6日。

    事實上這本筆記簿的設立,原始的動機之一是為了思索論文而設立。由於偉大的金老師先前已對我「明示」,意思是說他對這本論文的期待遠高於一般的研究生,他希望我能寫出一些指出時代趨勢的內容。因此我為此沉思許久。

    最後,我決定將方向定在Re-Enchantment。因為我認為「返魅」是廿一世紀和嚴肅音樂相關的最重要趨勢之一;然而這個題目不只是一篇論文,更是我對自己音樂生命的期待。

    在第一頁筆記中,我記錄了最近透過Brahms作品再次體驗到「嚴肅心靈」的深沉魅力;而在該頁的最下方,我寫下了可能是這篇論文最重要的Model for Re-Enchantment: 歷史的逆行(Historical Retrograde)。

    二十世紀的嚴肅音樂史,大體上可以用「重新探究藝術的物質基礎」來形容;70年代以後,當先前被迴避的「調性」重新成為音樂表達的核心之一時,便有人以「新浪漫主義」(Neo-Romanticism)稱之,然而我認為理論家多半仍是站在「物質基礎」的二十世紀氛圍中做出這些評論,例如和協音程的使用、調中心的重新出現等等,對於調性音樂由Baroque到Post-Romanticism的發展所累積而成的豐富語彙似乎總是缺乏洞見。於是我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

    「返魅究竟是啟動全面性的文藝復興,或是加深、促使靈性的M性社會劇烈形成?」

    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或許在EMFA的課程中,我會找到一些線索?

    讀書會計劃分享書籍

    最近選了幾本書,預計未來在讀書會和大家分享:

    A Perfect Mess: the hidden benefits of disorder (E. Abrahamson and D. H. Freedman)

    Artful Work: awakening joy, meaning, and commitment in the workplace (D. Richards)

    Meditations for the Humanist: ethics for a secular age (A. C. Graying)

    Art is a Way of Knowing: a guide to self-knowledge and spiritual fulfillment through creativity (P. B. Allen)

    選這幾本小書,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如何讓藝術思維裨益於工作與生活,填補現代人性軟體中失落的一環,並進一步思索,朝向人生無憾的願望邁進。

    至於何時要分享呢?就看讀書會的需求及與緣份囉!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考慮成立的新部落格: 複合領域觀察

    繼Web 2.0風潮興起之後,我開始思索在本質面的下一個波瀾。

    雖然在2.0方興未艾之際,就已經有人開始當起先知,談起Web 3.0可能如何如何,但就我的觀察,Web 2.0還是一個不定性的複雜現象,馬上談3.0似乎太早了些;另外我更關心的,不是這些外在因勢利導的現象,而是當我們回歸「本質的世界」思考時,將何去何從?

    任何激起壯大波瀾的事件(包括Web 2.0在內),必然是在本質的世界已經產生憾動,雖然本質的世界並非人人能覺知,但它卻在背後主宰著世界的運作;即便暫時有一些趨勢似乎和它相背離,但長遠視之,這些背離的亂流只不過是增強本質界影響力的延後反撲力道罷了。

    Web 2.0的整體現象與思潮,我認為是複合性(complexity)思維開始主宰本質世界的一個外顯性潮流,因此我開始考慮以成立新的部落格,來觀察複合領域在本質世界進展的趨勢。或許它不會是一個像eLearning或Character Blog那樣流量很大的部落格,但我想在Weblog這個外顯性的虛擬世界中,也該為本質的思索留下一點痕跡......總之,我還在思索。

    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我的新Compaq & 與Wii相遇

    這週下定決心要敗一台筆記型電腦做為外出presentation之用(上一台iBook已經陣亡很久了),印象中曾經在大賣場(大潤發那種的)看過under兩萬元台幣的心動價,並且其中包含一台Compaq的;不過對於那種大賣場我有點怕怕的,因此就轉向資訊賣場去看看。

    進去逛了一圈之後,看到的都是三、四萬元以上的價位,正在想那種便宜機大概只有大賣場才看得到吧?突然想到賣場還有二樓,因此便不經意地走了上去......

    走到最裡面的那間店,赫然發現真的有一台Compaq價位在兩萬元以下!比較了另一台貴一萬的......最後我還是選了這台便宜的機器,副理告訴我最近HP剛好在特賣,今天是最後一日,明天就恢復原價了(好像25,000左右),這台Compaq有on-board的Vista系統,因此我順便把RAM加到1G,希望它能跑得順暢一些。

    這部機器第一眼吸引我的除了出自大廠卻令人心動的價格之外,就是它的超大鏡面寬螢幕、以及Altec Lansing的喇叭。回家一試,效果果然不同,不像一般的筆記型電腦,稍微一操就破音。看來這台可能會變成我的行動視聽娛樂機。

    因為HP的機器initiation要等很久,因此我便在店裡玩起Wii的保齡球......一開始不太會控制力道,漸漸地體會什麼叫「Wii肘」,後來慢慢知道怎麼控制才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也體會到Wii的迷人之處。不過這種東西家裡最好還是不要有,否則不知要幾輩子的時間才夠用......

    兩本關於Blended Learning的新書

    剛從EMFA實務社群回到家,看完信箱,拿出了一本剛寄到的雜誌及兩封廣告信,回頭發現管理室有一個包裹,心想一定是我的(但怎麼沒有放牌子?),上前一看果然是我的,管理員居然說已經放好幾天了,心中想著怎麼有這麼不負責任的管理員?

    回家一打開,居然是前陣子在Amazon上訂的、兩本關於Blended Learning的書。才剛從實務社群稍稍談到Blended Learning,心中又嘀咕著,要是管理員早點通知我書到了,說不定今天的資料會更豐富。不過後來回頭想想,一切都有天意的安排,這幾天已經夠忙了,若是再加這兩本書,恐怕體力會透支得更厲害;再者,今天人軒的分享也很精彩,或許我少講一點也好。因此這些內容就留待後續課程再和學員們分享了。

    講了半天,這兩本書到底是什麼書呢?

    Jay Cross: Informal Learning - Rediscovering the Natural Pathways That Inspire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看到書名,應該知道它為什麼會吸引我了。打開書第一眼看到的句子就很帥: "Workers learn more in the coffee room than in the classroom." 所以我很希望EMFA的伙伴們來上課的感覺就像是在coffee room裡,不過有時好像大家還像是在classroom,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

    另外一個吸引我的字眼是"inspire innovation",近來想開始更深地鑽研人文關懷於價值創新的議題,因此特別關心這個領域。這本書封面的設計就很有趣味,不僅讓讀者覺得它很可親或夠實際,也讓人對於書中的主題多了一分想像力,希望這也意味著書本身有這樣的質感。待我讀後再和大家分享。

    Curtis J. Bonk, et al.: 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 Global Perspectives, Local Designs.

    我從一個線上學習的網站(忘了是哪一個了)認識了這本書的作者,剛好那場演講的主題也是Blended Learning,並且還提到這本書,因此我便上網找到了它(有點貴)。另外,我發現這兩本書可能因為是同一家出版社出的,翻開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 "Why is this topic important?",不過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就沒有另一本吸引人了,可能這本書比較"formal"。

    Global Perspectives這個字眼對我有一些吸引力,特別在它的第六部份 "Multinational Blended Learning Perspectives" 直接切入這個話題,一章談到歐洲,另一章談到非洲與中東;不過或許亞洲對作者來說文化差異較大,因此沒有特別被包含在章節裡頭,或許這也是我們的機會點。在未來,我想Pieta也會是一個Global Project,屆時這個問題會再一次被我找回來思索。

    2007年5月2日 星期三

    不要讓樂譜睡著了!

    今天中午的作曲大班課,我們一群人圍著鋼琴,玩著劇本即興的遊戲,沒想到竟被金老師戲稱為本班的「王牌」,實在是一件好笑的事。

    接下來幾週就要實際進行創作,我們將用一個小型的室內樂團,配合自己找到演員一起來進行排練,月底就要上演。看來最近除了其它作品之外,又要緊鑼密鼓進行另一個創作了。

    晚上聽完楊田林老師的演講,在回程的路上和Michelle交談,最後一段的談話是關於如何面對負面能量的問題,其實藝術家面對最大的一個考驗之一就是這個,特別是在比一般人更為敏銳的感受之下,如何面對這麼多尖銳的心靈噪音。這突然讓我想到一部電影:《綠色奇蹟》,劇中的那位大塊頭黑人,似乎有一幕是這樣說的:他雖然含寃,卻坦然面對死刑,因為他的特異功能使他能感受到身旁人的心思意念,然而人心中的惡念卻使他腦海中天天感受到有如充滿碎玻璃般的痛苦,死刑正好成為他永遠的解脫。

    回到住處,正思索著EMFA的Online Assignment,順手翻開黃老師的《捆包「阿帕拉契」之夜》,有一個章節標題引起了我的注意:

    「美國音樂教母:不要讓樂譜睡著了!」

    書中對於這句話,引用了一段Coolidge夫人傳記內容:「圖書館對於樂譜手稿應該不要像過去一樣,只將它們緘默的保存著,而是要透過演出而注入它的生命力。」由大班課的創作要求、到天天面對的心靈雜音,最後這句「不要讓樂譜睡著了」突然讓我驚覺來自天上一股溫柔的力量在對我說話:

    別讓你譜櫃中的空白五線譜紙也睡著了!
    它們正靜靜地等著你使它們蛻變成一張張有生命的手稿;
    別讓充斥在你身旁的心靈雜音折磨你的創作靈魂,
    孩子,別忘了,你是我手中的王牌!

    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

    中壢高中的「演奏傷害講座」

    因為本學期,兩個準備畢業的學生上課意願都不高,所以我和他們商量,把機會讓給大家。

    藉著這個機會,我將試著把自己這些年來的教學經驗,融合自己在生物醫學方面的素養,以及在演奏傷害方面的特別進修,整合成一個講座,預計將於六月初在中壢高中舉辦。

    關於這個話題,我曾在知識+上寫過一篇評論,這裡將原文保存一份,也供大家參閱:

    演奏所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微妙的,因為演奏是人類最複雜的一種心智與精細的肢體動作整合的結果,和一般的運動傷害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處理上也存在相當的差異。我處理過一些演奏傷害的學生,並且他們在找我之前多半都已經有就醫的經驗,但就我協助過的幾個例子來說,就醫對他們的問題改善非常有限,我想並不是這些醫師的醫術不佳,而是演奏傷害的本質與這些醫師所處理的方向並不相同。因此Medical Problemsof Performing Artists(表演藝術者的醫療問題)在國外是一個專門的領域,也有專門的期刊和國際研討會。

    我最常舉的就是鋼琴家陳宏寬的例子,他曾經罹患演奏傷害中最恐怖的一種:focal dystonia(局部肌張力不全症),然而在就醫受挫之後,他放棄求醫,改用自己的體會來自療,結果七年後成功地再度走上演奏舞台,成為歷史上少數罹患此症後以自療的方式重回演奏舞台的職業鋼琴家之一。關於他的這段故事,有興趣可參閱:

    http://www.kfsyscc.org/index.php?article_id=18&articleid_page=1

    回到正題,演奏傷害和一般的運動傷害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一種需要靠「重新學習」來治療的疾病,這裡提到的重新學習並不是指一般的復健,而是學習健康而符合生理的演奏方式。這也說明了為何一般的醫師無法妥善處理這類的問題,因為醫師所擁有的專業,並不包含如何教導這些患者重新學習演奏-除非他自己同時也是一位教導演奏的人,或是與具有處理相關問題能力的演奏教師共同合作。

    因此為何有人的演奏傷害會一再復發?因為一般性的肌肉痠痛或許可以透過休息來舒解,但不健康的彈奏方式卻可能已經透過長時間的學習與練習根深蒂固(換句話說,休息是沒有用的)。這一點尤其職業演奏家更難倖免,因為他們「被迫」大量長時間練習。要他們重新學習另一套演奏方式幾乎不可能,除非他們受傷而被迫無法繼續演奏下去。因此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演奏家因演奏傷害而斷送演奏生涯的例子並非罕見。

    所以對於原發問者所提到的問題,由症狀看來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嚴重性,除了就醫之外,尋找有辦法協助他「重新學習」的老師,更是繼續演奏的關鍵,因為針對演奏傷害的技巧重建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程序,在台灣並非一般的鋼琴老師有辦法處理。若能雙管齊下,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與具備相關知識的鋼琴教師重新訓練,要重拾演奏的樂趣、甚至走回專業的演奏舞台,我想並非不可能。

    2007年4月30日 星期一

    開始練習〈雛雞之舞〉

    Scherzino. Vivo, leggiero

    這首「小詼諧曲」是《展覽會之畫》中最著名的樂章之一,令人不得不讚賞Moussorgsky的想像力。然而譜面看起來雖然稀稀落落,卻也包含不少技巧問題。

    在Scherzo的部份,首先會遇到的就是Coordination的問題,它把Coordination中最棘手的東西,如左右手交替、裝飾音、後半拍、完全異質的運動模式、劇烈的in & out...等等,全部加在一起,還要leggiero,真是有夠刁鑽,雖然它的效果非常好,但實在不得不令人懷疑他是不是故意這麼做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不按牌理出版的和絃。前四小節還好,但當小雞們開始狂奔的時候,和絃就開始亂來了:





    左手的排列:半-全-半 |半| 半-全-半 |全| 半-半-半 |半| 半-半...幾乎沒有什麼章法可言,練的時候真是令人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今天練到一半學生就來了,沒有太多時間把它練完,等教完之後又已經九點半,早已累到無法練習,我想這就是教學者的矛盾吧!

    Evgeny Kissin在YouTube有幾段效果十足的錄影:1 2 3 4
    〈雛雞〉大約在第二段的5'33"處。預計下一版的EMFA講義可能會從其中選一些曲子喔!

    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聆聽內心聲音的筆記片斷

    今天我當一個聽者,在台下聽守仁講我的檔案。

    這算是一個全新的體驗。雖然過去也有人拿我的檔案去講,但我本人就在現場這種事好像還是頭一遭。這有點像是坐在台下聽自己的作品由別的團體來發表,但通常演講用的檔案,若本人在場的場合不太會是由別人來講的(或許有研究生代教授做檔案的情形,那就另當別論了),因此這種體驗雖和作品發表有相似之處,但卻也算是另一種難得的體驗。

    於是我也跟著自己設計的聆聽活動,開始聆聽內心的聲音。馬勒的樂聲和尼采的字句,在隔壁吵雜的施工聲音當中,顯得格外珍貴而令人憐惜,令我聯想起演講中的內容:平日心中顯性聲音和隱性聲音之間的交戰。

    樂聲漸漸消逝,心靈也漸漸沉澱下來。然而在這段聆聽中引起我注意的,不是文字語言類的聲音,而是一段二聲部的莊嚴片段:


    我找了助教來試著哼唱,然而試了幾次音都不準,就先作罷了;因為在我心中聽到的聲音,彷彿是千人的合唱聲;它有歌詞,但不是中文(倒有點像是俄文);並且我雖只記下兩個聲部,但它聽來或許因為人多,卻像四聲部一樣豐滿。

    捕捉內心的聲音,確實有它的難度。在聆聽的同時,我到另一個聲音說「我想作曲!」,但這聲音究竟來自何方?它真的是微小的聲音嗎?若是,它真的來自天上?來自天上的聲音時常會被俗人的聲音假冒,或是被習慣中的顯性聲音所扭曲或取代......

    經過人生的歷練之後,在聆聽內心聲音的事上,我們是否會變得更有智慧呢?

    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

    一日生活圈與滿滿的行程

    今日一早便搭上7:55的高鐵,南下奇美文教基金會開會。

    抵達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在眾多重工廠環伺下的雪白雕像群,形成一種相當另類的震撼。(圖中樹的左方就是整片冒著白煙的重工廠)

    早上因坐高鐵而提早抵達,便坐在博物館一樓的咖啡廳,仔細地感受如此奇特的空間所象徵的含義。11:00開始做網站beta release的簡報,結果算是相當成功,也受到大家一致肯定,中午我便立刻傳了簡訊給所有幕後英雄們,和他們分享這份享這份喜悅。

    下午參觀過奇菱的47"超大面板之後,回到博物館一樓的咖啡廳開會,會議後便直接前往台南機場搭飛機回台北講課。

    晚上講課的主題是「各種織體中的樂句型態」,織體(texture)有學員看做「纖體」,讓人以為是減重塑身課程。由於上週有些學員請假,因此只好邊複習邊講新的內容,在又唱又跳的兩個小時之中,宣佈了令學員們發抖的期中考:G. F. Handel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並用完今天僅剩的力氣。

    不過因為明天一早9:30又有另一段課程要講,因此一回到工作室又開始review守仁的檔案。守仁明天早上不在,因此我提議交換講課內容,早上他的部份由我來講,下午我的部份則交給他(這一幕早在我選太極圖之時就已經浮現在腦海中了)。順了其中的一些內容之後,總算可以休息了。我親愛的,明天見!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補登筆記: 自進口音樂書店購得新書一批

    Anthology of Music for Analysis (Stefan Kosta & Roger Graybill)

    樂曲分析的教材,多年來我都用Turek;這次找到另外一本(似乎更便宜),在選曲方面並不比Turek差,雖然曲目限於巴洛克以後,但取材仍相當豐富,是日後可以考慮的替代教材。

    New Historical Anthology of Music by Women (ed. James R. Briscoe)

    買下這本曲集有一個偷懶的動機,就是要找女性作曲家時可以省事些,因為裡面收錄了自古希臘以來四十多位女性作曲家的簡介及作品(當然也包括了一些眾所熟知的人物,例如Clara Schumann),並且有實際的樂譜可供使用。

    Teaching Creatively by Working the Word: Language, Music and Movement (Katz Thomas)

    這本書實在不便宜,但我發現它的用途可以延伸到許多領域,並且有些部份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讓我聯想到在許多東西方古老典籍中可以找到的呈現方式),無論對於引導成人或孩童,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和一個創作階段的告別(迎向下一個階段)

    ......然而脫離了藝術的前提,藝術還剩下什麼呢?對於忠於藝術的創作者來說,它就像自毀的virus程式,藉由善與人同的USB潛入藝術家的創作系統中,附著在情感核心系統程式中;到了發作的日子,創作系統就像中毒的電腦,緩慢到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到頭來只能用若塵在《水都》中的詩句來形容:「……一種/資本主義的毒害過程/讓人/深陷其中。(取自即將發表的專欄文章)

    由foreground(取自Schenkerian用語)視之,我的生活充滿無窮無盡的動機變化;然而仍然有一些middleground或background層次的趨勢或階段。如今我將透過雜誌專欄宣告上一個創作階段的結束。

    事實上這個階段的結束並不是一個明確的日期,而是一段漫長的過程,相關的事件包括對藝術生態與專業教育的省思、與一些業餘團體合作的過程、以及對於來自內心深處訊息的體悟-包括Pieta計劃的成形。

    對於這個階段的產能,坦白說我自己並不滿意,然而在內心體悟逐漸增長的過程當中,也留下了一些足以代表這個階段特徵的作品。例如:聯篇歌曲《回憶》、小提琴曲《第一號抒情文:夢》(2003)、合唱曲《三首短詩》(2005)、兩首阿美語傳統歌謠 (2006)、以及音樂劇《網路情迷》中的一些主要片段等等。若要總結這個階段的想法,大概可以用「降低隱喻的難度」這幾個字來形容。

    在EMFA Level One(A)的課程後半段,我將略略提到「隱喻」(metaphor) 這個藝術中極為重要的課題。我們的時代是一個隱喻失落的年代,也正是因為如此,深沉的智慧也隨之隱沒,藝術的能量便向文化暴民隱藏,使他們如索多瑪的人群在屋外摸不著房門。然而如今是時候了,我將進入更隱祕的內室;而門扉啊!請向這真摯的人們顯露吧!

    Pieta藍圖 & 管風琴音樂會

    2007 0419 - Pieta Conservatory藍圖第一次整合的日子
    下午坐在音樂廳的春水堂閱讀,並聯絡了音樂廳參訪事宜與育幼院預算問題,開始仔細思考Pieta Project的未來,將心中的圖像初次整合在一張草稿紙上。經歷過這段時間的各種冷暖感受,加上體悟到一切都得自己來,此次的整合彷彿正式對自己宣告:放手一搏吧!
    晚上是EMFA Level One(A)新竹班的課程,此次安排前往聆賞林麗卿女士的管風琴音樂會。過程中一面帶領參與的學員欣賞,一面仔細感受今晚的琴聲所要傳達的訊息,於是我腦海中浮現了一座彷彿天堂的雄偉城堡,在巴赫的樂聲中我觸摸著城牆上精雕的花紋;然而在法朗克與羅伊布克的音樂中,卻感受到在塵世中掙扎著的靈魂,在愛與恨、狂喜與淚水的交織中渴望不朽......
    Pieta的孩子們,有一天你們的使命會是沉重的,我也終將交棒予你們;然而我相信,在掙扎過後,一切的痛苦將成為你們在天堂中的勳章,永遠受人敬仰。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稀客造訪:死亡的氣息

    今晨我突然醒來,腦海中還殘留著一些夢境的影像;但我知道,死亡的氣息曾經前來造訪。

    我們所處的世界,好像不斷地營造著許多華麗的景象,好讓我們忘記死亡。無論是愛、是恨、是喜悅、是痛苦、是追求光輝燦爛、或是怡然簡約平淡,無論何種高談闊論、何種人生哲學、或許時下各種流行趨勢、各種充斥於報章的說法,都好像能產生一種麻藥般的效果,讓我們避免去思考死亡,因而失去了面對死亡所能帶來的深奧智慧。

    醒來後,我反覆思索夢境的意義,試圖追溯昨日的經歷,或許是和幾位師長及友人談論到Pieta Conservatory的相關想法後產生的心境、以及所暗示的一種蕭瑟感受,為這位稀客舖出一條來訪的路;然而我突然轉念,思索希臘文中anileos(無憐憫)背後的深意,猛然驚覺這位稀客的來意,並啟發了我一件事:對於東方民族來說,諱言死亡是生命的一大騙局,而這一騙就是數千年的荒蕪。

    西方的聖經中有一句話曾經吸引我的注意:

    "O death, where is thy sting? O grave, where is thy victory?" (1 Cor. 15:55)

    這句話暗示了「永生」的觀念對於人的價值,死亡不是一切的終點,今生的努力都是為了來世的永遠生命作預備;然而我感受到它帶來的問題並不亞於恐懼死亡。這令我聯想到另一段詩句:

    What is our life but a series of preludes to that unknown song
    of which the fast solemn note is sounded by death?

    我想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對於死亡滿懷敬意的領悟-包括自己的死亡。沒有這樣的領悟,真正的Pieta就沒有到來的一天。

    原來死亡果然是一切創造力恢復的契機?

    2007年4月16日 星期一

    《女武神》中的齊格蒙

    很久沒有練新的華格納了。繼《晚星之歌》後,現正進入《女武神》Siegmund的世界。

    Siegmund選曲是我很久以前就想練習的曲目,據說這是華格納《指環》中最受人喜愛的角色之一,但他出現的時間很短,在《女武神》開場時出現,沒多久就死在Wotan的手下,但他卻唱出整部《指環》聯篇中最像傳統詠嘆調的動人片段之一。


    或許Siegmund的死,除了代表他悲劇英雄的身世之外,也暗喻著傳統詠嘆調形式的消逝吧!雖然它充滿了令人懷念的歷史,但在如華格納般開創未來的作曲家眼中,畢竟只是昨日的風華;然而華格納仍安排一個英雄男高音(heroic tenor)的音色,讓這個角色不失其迷人的光彩。

    Winterstürme wichen dem Wonnemond,
    in mildem Lichte leuchtet der Lenz...
    冬日風暴,在令人欣喜的月色中消逝,
    春天閃耀,在溫柔的光芒之中......

    初次視唱,感覺到一股奇妙的力量,而Siegmund深情的旋律和劇中暗示的美景,不斷迴旋在我的腦海......

    2007年4月14日 星期六

    《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閱讀筆記

    在自然典範科學化的要求下,心理學長期將「人」去除其脈絡,而轉化成變數的排列組合,甚至認為最好能化為可預測行為的公式。這樣的「人」是最能理解的,卻也和真實境況的「人」相去甚遠,幾乎到面目模糊的地步。(W. M. Runyan/丁興祥等:《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

    這句一針見血的話,原是基於對人本質上的追求而說的,然而其惡果卻遠非這句話本身可以比擬:

    真摰的藝術家們天天在人性錯謬認知的污泥中掙扎,
    假藝術家則根本就是拿這些爛泥來作畫、沽名釣譽;
    我們的教育,是用這些泥漿曬乾的泥塊砌成的大廈;
    政治家的廚房中放滿了泥水提煉而成的醬汁與佐料,
    巴不得端出的每一道菜,都浸泡在這些汁液當中......

    生命的歷程本身就是一本碼書,寫滿了各種奧祕的信息,因此教學往往就是一連串的解碼過程;在包含EMFA的各種課程中,探究並恢復此種對於人(包括自己)本質上的認知,往往是最重要的主題,它甚至是一把神兵利器,不斷斬除生命中的荊棘,使農作物得生長,開始迎向豐收的日子。

    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

    友人Louis之MSN來訊

    你該買個這個
    http://blog.roodo.com/chang_avon/archives/2574007.html
    多錄一些作品跟我分享
    其實我和Louis不算是那種交集很多、很熟的朋友,但他看到這個會想到我,就已經令我很感動囉!
    看過網站應該知道它是Sony的PCM-D1,上面說:
    其實Sony做這個小怪物PCM-D1,就有點像是車廠為了造車工藝而瘋狂那樣。如果車只是要很能跑,當然花不了千萬的,同理,如果只是要錄個效果不錯的錄音,Sony應該不會做出PCMD1這種不可能大賣的產品的。

    這令我聯想到Zimerman來台演奏時旁邊放的那個小東西(還記得他是不允許場地錄音的),不知大師用的那支是何款式。這款PCM-D1看來售價不低,於是我好玩回答道:
    謝謝你的分享,等我成名了一定會的!

    2007年4月12日 星期四

    回覆文山社區大學唐主任信

    唐主任:感謝您的來信和問候!
    近聞文山社大在各方面都將有新氣象,
    相信必然是在您的領導下所開展。
    近期我也希望藉由廿世紀藝術史學研究趨勢,
    來重新定義、創發新的「民間學術」基礎,
    試圖脫開象牙塔的枷鎖與習氣,
    為社大的學術研究尋找典範意義,
    希望不久之後能在社大貢獻研究成果。敬祝
    學務順利!

    2007年4月8日 星期日

    為學生示範讀書方法 & 池塘的比喻

    在我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閱讀動機與能力普遍相當低落,我相信其病根與「人生沒有目標」是同一個。

    今天我和一位學生談到對於人生目標的想法,他告訴我他做許多事都無法持久,連唸一本書也無法堅持下去。沒有方法,不能從閱讀中得到立即的快感,當然無法持續下去,因此我便以剛好帶在手邊的《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為例,開始為他講解讀書方法(對高中生來說或許不算是一個好素材,但重點在方法,所以也無所謂)。在引導的過程中,我發現小朋友突然對「杜象出現在第幾頁」、「反傳統的形式主義作品看起來長什麼樣」......等問題開始產生好奇。(怪吧?)

    講完之後,我感覺到這名高中生頓時豁然開朗,馬上告訴我這樣的方法可以應用一些在別的地方(舉一反三是學習過程中最好的反應之一)。諷刺的是,這些基本的道理並不在學校教育的範疇,孩子也提到,長久以來他讀書都只關心考試會考的東西

    先前我說了一個比喻:學生時代大家都好像在池塘裡找魚群,然而水中視野有限,大家只能儘量亂逛,企圖記得魚群在池塘中的位置;老師則像是由池塘上方往下看,告訴同學魚群的方向。若是你開始脫離在池中漫游的行列,開始往上爬升以離開水面,希望取得與老師相同的視角,其它同學就會告訴你:笨蛋,魚又不在上面

    語畢,小朋友笑了,似乎突然想通了一些事。

    2007年4月7日 星期六

    閱讀:觀念藝術 (Conceptual Art)

    它是一個藝術運動。它是以藝術本質的理念為藝術創作的首要目標,並以許多不同的形式(如現成物、照片、地圖、圖片、錄影、以及文字)作為藝術表現的形式。(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

    閱讀這類中文藝術理論的書籍時,第一個會遇到的困難是文句不太通順(有時甚至比原文書還難讀);第二個會遇到的困難是著者自己還不到融會貫通的地步,有時在拚湊不同來源的文獻時會產生意義不連貫、甚至矛盾的情形。因此我對使用這類書籍的建議是:把它當作通往更多原文文獻的轉運站,並仔細分辨何為文獻的觀點,何為作者自身的觀點。

    談到「藝術的本質」,這真是藝術中最困難的一段,若不是從小就在「本質的世界」當中成長,而長大後也沒有機會跟隨高人潛心修煉,幾乎無法碰觸本質的問題。偏偏我們的教育從來不強調本質的問題。

    回歸本質的世界,對於一位成年人來說,就像回到母親懷抱那樣溫暖,和我所關切的「返魅」、「跨領域」等議題息息相關,也是解碼「無憐憫世代」的重要線索之一。若是「觀念藝術」這種一般人眼中相當「另類」的途徑,可以帶領我們探究本質的世界,何妨一試?只是這樣的探索,是一種前往異鄉的感受,或是終究會成為一趟原鄉之旅?這就有待細細揣摩了。

    2007年4月4日 星期三

    練《展覽會之畫》有感

    為了籌備暑期的音樂營,今日正式開始練習《展覽會之畫》。

    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為了一種價值感而練琴。坦白說,在教學上受到許多挫折,或多或少影響著我的練習,每首我教過的曲子,都帶著許多記憶。然而今日在我的grand piano上彈奏此曲,感覺格外響亮。(圖:我的Diaposon grand piano)

    我寫下了第一首Promenade的指法(譜上若附有指法多半不能用),右手以連續的大姆指開場,我想後世的詮釋者或多或少受到Ravel編曲的影響,開頭那宏亮的號角聲總是那麼令人難以忘記,然而我卻發現,鋼琴有它獨特的個性,這使得這段旋律線擁有多種可能,甚至隱藏著多個聲部,這樣的想法必須再往後分析類似的段落(有點像分析Moussorgsky的潛意識,又令我想到剛看完的CSI)。無論如何,rotational technique讓我無論用什麼指法都可以辦到這樣的效果。

    視奏完我負責的樂章之後(還加上一些不是我負責的部份),我感受到Moussorgsky獨特的樂思,或許在某些人的眼裡稱不上是完美的,但卻具有獨特的個性,並且許多隱藏在低音和絃中的旋律,對樂器的性能是一大考驗。所幸我的三號Diapason是我親自挑選的,應付這樣的樂曲可說是毫無困難(我突然驚覺從挑選他跟著我到現在,我還沒有好好地在他身上注入我的靈魂,我甚至沒有好好查過Diapason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離開琴房之前,我練了一會兒當中最有名的樂章The Great Gate of Kiev《基輔城門》,Moussorgsky那非凡的樂思灌滿了我的靈魂,我試著更動一些音符使它達到我要的效果,這個樂章在我的鋼琴上效果相當不錯,甚至不必假Ravel之手,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力量。中間有一行術語頗值得玩味:senza espressione,那是一段充滿降記號與重降記號的段落,我猜想Moussorgsky一定認為許多鋼琴家看到這段,會想加入各式各樣sentimental的表達,但那些音符,彷彿雋刻在城門上的偉大歷史,無須假旁觀人的愁緒即已自顯光榮。

    走出琴房,漫步在平日走過的尋常街道,《基輔城門》的樂音再次在耳邊響起,我感受到那屬於鋼琴家的獨特光芒,再次照耀在我身上。

    2007年4月2日 星期一

    2007上半年創作計劃整理

    轉眼間已經累積了許多「作曲債」要還了,讓我清算一下有多少:

     小提琴協奏曲《台北四季》

     鋼琴作品一闋

     藝術歌曲一組(廢名詩)

     Beatles編曲(委托)

     阿美語藝術歌曲專輯

     客家歌謠《一片桐花一片情》

    預備演講時的雜感

    「生活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認為世上沒有任何奇蹟;另一種則認為每一件事都是奇蹟。」(愛因斯坦)

    這是讀《莫札特效應》時看到的一句話。有時讀這類書籍,它引用的句子比它的內容要有趣多了,畢竟不是每位作者都是個good story teller(或是說,畢竟不是每個故事都和我有緣份)。

    然而身為教學者,若不能相信每件事都是奇蹟,或是說不能期待每個生命都是會是一個奇蹟,有時真的很難繼續下去。(或許自己能繼續教下去,本身也就是一個奇蹟?)

    這兩天突然打了幾通怪電話,一通打給我最常去的二手琴工廠老闆,另一通則打給進口樂譜商老闆,和他們提到音樂學校的計劃,琴行老闆很支持,而譜商老闆立刻說電話裡談不清楚,要我前去和他當面談。掛上電話,這陣子教學中的陰霾頓時消散了。

    書上說希臘文的Logos不僅是「道」,也是「聲音」的意思(若指聲音的話當然也包含音樂-聲音當中最精緻的一種)。因此我想,一個關乎音樂的理想,或許也要不斷地說出(聲音)來,讓言語的Logos為音樂的Logos「預備道路」-而音樂的Logos將帶領大家進入一個全然隱喻的世界。

    「莊嚴的音樂是對於昏迷的幻覺無上的安慰,願它醫治好你那在煎炙著且失去作用的頭腦!」(莎士比亞《暴風雨》)

    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為廢名的詩稿譜曲

    在一位出版界人士、也是我前學生的引介之下,我接觸到廢名這位中國近代重要的哲人。

    「對《狂人日記》的理解,我比魯迅先生自己瞭解得更深刻。」(自學生湯一介的回憶文

    這句話的氣味令我覺得好熟悉!我想這或許就是上天安排我和廢名先生的詩相遇的原因吧!引介的這位出版界人士對廢名的詩文有極高的評價,甚至斷言這批重見天日的詩稿《鏡》,價值絕對在胡適、徐志摩之上。

    過去我對新詩界沒有太多接觸(勉強算得上一次的是在某國家級基金會的場合遇見余光中),這次廢名詩稿的出版及發表會,想必是詩壇大事。而對我來說,能受邀譜曲的意義,我想除了那股莫名的「熟悉感」之外,另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我相信會是:重新使「詩」與「音樂」產生火花!它可說是廿一世紀文藝復興的重要前驅:「返魅」的先兆!正如德國浪漫文學運動預告了高潮迭起的十九世紀浪漫樂派一般。

    湯一介文中引用了一首廢名的詩,摘錄如下:

    《十二月十九日夜》(收於廢名詩集《水邊》)

      深夜一枝燈,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鳥林,
      是花、是魚,
      是天上的夢,
      海是夜的鏡子。
      思想是一個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燈,
      是爐火,
      爐火是牆上的樹影。
      是冬日的聲音。

    這首詩取自先前已出版的詩作,這讓我領悟到為何他的詩要被埋沒到今日,因為這樣詩必須被譜曲,否則凡人無法觸及詩中精微的境界。讓我們拭目以待!

    2007年3月31日 星期六

    趣事一樁:和我同歲數的作品?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動畫作品 "Cubic Tragedy",內容幽了畢卡索的作品一默,把立體派的女子肖像以充滿想像力的手法形容成一位數位世界中的女子自我整容失敗的結果。不過結尾引用畢卡索畫作之時,把該作品Weeping Woman的創作年代誤植了。我注意到這個問題,並寫了一封信給動畫作者。以下是作者的回覆:

    Thank you. You are the second one to notice our mistake. The first one was a professor in England.

    看了信之後覺得很好玩,我雖不是第一個指出來的人,但第一個是一位英國教授。能和這位教授並列還真是榮幸啊!在此記上一筆。

    4/6 扶輪社演出曲目

    又到了演出的季節。本次為扶輪社亞太區國際年會推出全套歌劇曲目,大部份由我擔任鋼琴伴奏(除了我演唱的那一首之外,猜猜看是哪一首):

    "Bei Männern, welche Liebe fühlen" from Die Zauberflöte (W. A. Mozart)
    〈對人有情的男人〉選自莫札特《魔笛》

    "Quando men vo" from La Bohème (G. Puccini)
    〈當我走在街上〉選自浦契尼《波希米亞人》

    "O du mein holder Abendstern" from Tannhäuser (R. Wagner)
    〈晚星之歌〉選自華格納《唐懷瑟》

    "Un bel di, vedremo " from Madama Butterfly (G. Puccini)
    〈美好的一日〉選自浦契尼《蝴蝶夫人》

    "La Donna mabile" from Rigoletto (G. Verdi)
    〈善變的女人〉選自威爾第《弄臣》

    "La ci darem la mano" from Don Giovanni (W. A. Mozart)
    〈讓我們手牽手〉選自莫札特《喬望尼先生》

    "La vendetta" from Le Nozze di Figaro (W. A. Mozart)
    〈復仇〉選自莫札特《費加洛婚禮》

    "Libiam, ne' lieti calici" from La traviata (G. Verdi)
    〈飲酒歌〉選自威爾第《茶花女》

    歌劇讓聆聽者的心敞開,劇中人的愛恨情仇,透過優美的歌聲亦使人動容,也使得每次歌劇選粹的演出都成為十分愉快的經驗。

    Pieta暑期音樂營主題曲 & 實習演奏課

    今天一位同事鄭老師前來參與我的實習演奏課,我們順便分配了一下《展覽會之畫》:

    ○ Promenade; The Gnome
    ● Promenade; The Old Castle
    ● Promenade; Tuilleries; Bydlo
    ○ Promenade; Ballet of Unhatched Chickens; Samuel Goldenberg and Schmuyle
    ● Promenade; The Market Place at Limoges
    ○ Sepulcrum Romanum Catacombs; Con Mortuis in Lingua Mortua
    ○ Hut of the Baba-Yaga; The Great Gate of Kiev

    (○我/●鄭老師)

    《展覽會之畫》是我們為今年Pieta暑期音樂營所選定的主題曲,整套作品的音樂表情相當豐富,鄭老師和我屆時將擔任現場演奏,希望我們能把它詮釋得夠生動,讓小朋友們能有一次令人難忘的音樂饗宴。

    實習演奏課中,鄭老師對我的學生們有一段真誠的鼓勵;課後又和鄭老師交談,聽到一位真誠的老師,述說著自己在這樣扭曲的音樂教育環境中的感受。我心中想著,若是這些努力又可愛的藝術教師們能對自己的社區或城市發揮更大的正面影響力,那該有多好!

    今年6/1與6/29我將與半畝塘合作,將實習演奏課擴大為公開的演奏教學及音樂藝術講座,並指定我Studio中的一位大學生講解自己當天預備彈奏的曲目,一方面希望為學生們營造更好的演奏學習環境,另一方面也希望能發揮身為藝術教育工作者所可能產生的正面影響力。

    2007年3月29日 星期四

    亞歷山大技巧

    這幾天正在閱讀關於亞歷山大技巧的書,我有驚人的發現。

    剛開始是在睡前,試著讓身體完全放鬆,尤其是整個脊椎和肩頸。沒有多久,我突然發現背部開始熱起來,接下開始擴展到全身(我現在整個咽喉都還熱熱的),呼吸變得較深,嗅覺好像變得比較靈敏;接著突然感到一陣暈眩,這著實令我嚇一大跳!以前除非有特別的原因,否則我從來沒有躺在床上時突然暈眩的情形,後來更可怕,一翻身或稍稍坐起來就會感到極度暈眩,好像血液在身體裡突然可以流來流去,只要一變姿勢就會產生變化一般。我試著帶媽媽做做看,沒多久她開始感覺到手掌麻麻的,接著是大腿,並擴展到腳趾,看來效果也不錯。

    今天早上起床前,我回想到亞歷山大當初是為了解決在舞台上因身體緊張而導致的聲音沙啞,我便試著練習發聲,那又是另一種奇妙的感覺!不僅我的聲帶完全沒有負擔,連低音域也突然變寬了,雖然在完全放鬆時很難然音域連貫,但唱起來相當輕鬆。原來真正的放鬆能帶來這麼大的不同,我想說不定在自己的聲音使用上,還可以有另一番探索呢!

    人的身體真是精巧而微妙!這種體會著實令人感到喜悅!

    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

    外文新書一批

    這批書已經到一陣子了,補貼一篇。

    • Nietzsche and Music (Pellauer, David)
      先前介紹馬勒的交響曲時讀到尼采的文字,很想一探他的音樂世界。

    • The Alexander Technique: A Complete Course in How to Hold and Use Your Body for Maximum Energy (Gary, John)
    • The Use of the Self (Alexander,F. M.)
    • How to Learn the Alexander Technique: A Manual for Students (Conable, Barbara)
      這三本書都和亞歷山大技巧有關,其中第二本是亞歷山大本人的著作。先前因為看到一些相關的介紹,和我的技巧教學有許多相通之處,初步閱讀後發現很有幫助。

    • The Well-Educated Mind: A Guide to the Classical Education You Never Had (Bauer, S. Wise)
    • Increas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with the Trivium of Classical Educatio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ecline in the Last Century, and Resurgence in Recent Decades (Hart, Randall D.)
      這兩本書與古老的Liberal Arts有關,尤其第二本的書名,正好點出我的想法。

    • The Knowledge Evolution: Expanding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 (Allee, Verna)
      這本書和知識管理有關,其實我這類的書已經不少,但這本書特別之處在於從Meaning, Culture等人文角度切入,甚至有一張圖和賴聲川的創意金字塔有些神似。

    • Art Is a Way of Knowing (Allen, Pat)
    • Innovation and Visualization: Trajectories, Strategies, and Myths (Ione, Amy)

      這兩本書皆涉及藝術之於覺知與創新的關係,對於相關課程的開發我想應有助益。

    [筆記]近期演講/演出訊息及新開課程

    近期演講/演出訊息
    2007.3.27 (一) EMFA先修班台北說明會 - From Liberal Arts to Fine Arts (禪之藝)
    2007.3.28 (二) 近代性靈簡史 (禪之藝)
    2007.4.03 (二) 教師情緒管理:淺談古典音樂欣賞 (苗栗高商)
    2007.4.06 (五) 扶輪社年會Latte Ensemble演出

    新開課程
    2007.4.14起共三週 (六) EMFA先修班台北區第二期

    「近代性靈簡史」這個題目雖不是第一次講,但今日在「禪之藝」演講時,覺得全身充滿一股奇異的力量,是很特別的一次經驗。(圖: 參與3/28講次的伙伴們,攝於禪之藝)

    2007年3月26日 星期一

    和學生聊到「專案管理」

    專案(project)具開創性,為有系統地捨棄舊的昨天、瞻望新的明天之活動,迫使吾人思考未來,發展新事物、謀求改進,為促進社會進步及提升人民生活水準之原動力。(王慶富:《專案管理》 )

    王博士的這本專案管理,可說是我接觸這個領域的入門書籍,今天因為和學生聊到這個領域,我又把它拿出來重溫了一下,對這句開場白有種特別的感覺。

    在接觸專案管理的過程,多半看到方法層次的描述,無論是草擬規劃、組織人事、執行控制、評估考核等等,偏偏我的眼睛常會看見目標背後的動機、以及動機背後的「異象」(Vision,有人稱之為「願景」,但我不確定一般人使用這個字是否吻合它的原意,它原本是一個宗教用語)。如果Vision算是它的左括號,那麼右括號又是什麼呢?只是一個成果報告嗎?或者也必須動用一個「宗教用語」才能描述?

    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

    手札/曠野學

    摘自與漢民MSN對話

    尋找人生的曠野
    並知曉退入曠野的時機與節奏

    用繁華堆滿我們的人生
    可以形容成一種魔鬼的詭計
    唯有真實的曠野能躲避它

    然而曠野並非消極的逃避
    它往往是天啟之泉

    獨一無二的週末與神祕的訊息

    三個完全不同的單位的演講活動,整合在一個獨一無二的週末。

     週五/台大醫院院長暨一級主管執行力成長營:音樂藝術與心靈探索
     週六/希望園區武林大會:夜之心靈交響
     週日/中華民國新人道協會第一屆會員入門課程:新人道精神

    靜下心來,突然感到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時刻;並非因為演講的密集(這樣的生活在我有限的人生中並非罕見),而是因為我從其中讀到了神祕的訊息,彷彿來自天上的密碼,特別是在這個獨特的時刻,甚至是在我打字的時候,這個神祕的封包還在一層一層解密當中。

    昨天睡前,我翻開了一本剛寄到的小書:Inspirations - Meditations from the Artist's Way,才剛翻了幾頁,不知為何突然感到一陣神奇的目炫(我想是其中關於Creativity的沉思帶我回到起初那個難以言喻的心靈祕境);午後Latte Ensemble的聚集中,「藝術就是我的信仰」這句話脫口而出,頓時又有一股神奇的感覺閃過(大概只有我自己知道這句話對的深刻意義吧?);此時此刻,神祕封包中的鑰匙又打開了一道通往更深處的祕門......一切彷彿都有奇妙的安排。

    「夜之深奧,比白日所聞更為深奧」在午夜時刻,我想起白天剛在「愛樂友友社」課程中播放給學員欣賞的、也是在午夜時分所錄下的Shylock改編版,我突然完全明白了,那股愛的力量,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只是「把巧克力藏起來,等孩子們都睡了才拿出來」(取自某媽媽分享)。此時此刻,我完全陶醉在這股神奇的力量當中。

    2007年3月20日 星期二

    昔日的廢墟,已不復記憶

    這張在廢墟圖,是在多年以前拍攝的,如今這個地方已經蓋了大型購物中心,燦爛的燈火讓人幾乎無法想起這個地方原來的樣子。

    想當年,這塊地方曾是惡名昭彰的污染源,員工生病、地下水污濁,荒廢了很長一段時間。當我起意照下這張照片時,心中想著:或許這樣震撼的廢墟景像,再過不久就會消失了,果然沒多久就開始整理,只可惜我沒把整理的過程也一一拍下來。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不斷接觸各式各樣的學生,有些學生我剛接手的時候,著實令我大感頭痛;然而經歷了與他們一同成長的過程之後,看著他們蛻變成全新的樣子,幾乎很難再想起那些頭痛的時刻。然而今天翻出這張照片,突然有一種極深的感觸,若我們忘了過去的教訓,只因自己的蛻變而志得意滿,或許荒廢的命運仍將再一次臨到我們;希望過去生命的歷程,正如這段廢墟的記憶,不斷給予我們提醒與啟發。

    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

    知識+趣事一樁

    前幾天在知識+上回答了一篇眼熟的樂理問題,果不其然,今天就出現在我學生的作業本上。有趣的是,我學生做這種事通常都逃不過我的手掌心。

    知識+被利用來寫作業,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我的學生也說,班上同學們都是這樣上網要作業。

    因此這裡轉貼一段我曾在知識+上寫過的文字,做為這件事的註腳:

    寫作業是為自己而寫,不是為了老師或父母。我不希望學生是因為老師生氣或處罰重而勉強生出一篇亂抄的作業,因此我會把做這件事的代價清楚地告訴他們。如果在已經教他們如何釣魚的前提下,學生還是寧願放棄做作業過程得到的成長、搜尋資料中所發現的驚喜、與完成作業所得到的高分與成就感,還找他人代寫來欺騙師長,使自己的靈魂蒙受玷污......這樣的選擇是否划算?聰明的學生心中應該很清楚。

    太嚴肅了一點,是吧?不過我想在網路成為主流價值觀的今日,或許大聲將這樣的話語說出來,才能使其中的少數有所覺悟,不是嗎? 

    2007年3月17日 星期六

    Pieta暑期音樂營正式進入籌備階段 

    週二與王主任、以及社工師見面,暑期的Pieta音樂營籌備正式展開。

    從去年前去拜會王主任、正式提出計劃之後,經過漫長的數月等待,終於展開籌備;在與他們交談之後,更了解這些社福機構與公部門合作的模式,頓時覺得要公家單位出錢照顧這些孩子們,真是好辛苦。一般的家庭一定無法想像,出錢讓孩子參加國內的夏令營活動會是這樣複雜的事,不禁讓我對Pieta一語的涵意產生更進一步的認知。許多城市都把對孤兒的安置與教養視為公部門的責任,甚至讓他們受最好的教育,無怪乎聖經中亦提到對孤兒寡婦的照顧,是一個地方蒙福的先決條件之一。

    技術上,從五月開始每個月至少得開一次籌備會;而現在我得繼續進行大會影片的拍攝、課程設計的前置作業等,並開始音樂教師的邀請、參訪單位的聯繫、義工訓練的規劃、學員評估表的設計......最重要的,為這些即將參加的孩子們祈禱,願他們每一個都成為世界的祝福。(圖:與慈愛的王主任合影)

    2007年3月12日 星期一

    EMFA第一次實務社群記實

    林芳吟總經理的創業經驗,相信給了在場許多EMFA的伙伴們不少啟發。(圖:我的筆記)
    令我很興奮的一點是:她的背景是中文,研究所則是藝術史,相當吻合我對EMFA課程的設計:前者屬於Liberal Arts的範疇,給我們所有需要的思維與溝通能力;後者則是課程架構中的重要支柱-藝術史,只不過我們以更全腦的聽覺訓練取代視覺訓練,希望帶出更不同的威力;並且從林總身上,著實可以感受到藝術人文涵養對她的創業有極大的啟發,甚至給了她必須的勇氣。
    我想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創業,林姐強調的重點大致有:
    1. 不必等到萬事具備才開始,特別是金錢方面
    2. 使用不同媒材找到差異化,進而找到創業藍海
    3. 它是一件原本就喜歡的事
    4. 尋找改變、觸發點
    5. 浪漫的想法:大不了回到原點
    6. 觀察市場,認與傳統大出版社競爭並無勝算
    7. 將行動意義化,除了說服自己,也可以說服家人
    8. 價值觀的驅使:回饋社會(來自良好的家庭教育)
    這些分享對於想跨足文化創意產業、甚至正要創業的朋友們,都是很寶貴的經驗談。雖然「創業」二字對我來說不算陌生,但我更沉醉於歷史更久遠的大師工作室(例如達文西)的概念,工作室雖然是個工作的地方,但也是涵養靈魂與創作能量的地方,我想應該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空間,使得任何創業工作都能有強大的內在能量支持。

    2007年3月10日 星期六

    暑期音樂營籌備即將正式開跑

    今天下午接到王主任的電話,相約下週前往院內與相關工作人員會面,籌備工作即將正式開跑。

    去年我曾遞交一份暑期音樂營的企劃書,準備由弱勢的孩子當中尋找可貴的藝術人才,我深深相信上天眷愛著這些孩子。經過幾個月的等待,終於等到王主任的邀請,前往洽談相關事宜。

    從高中下定決心在音樂領域努力以來,我便不斷地累積藝術的能量,深信它具有永恆的價值;然而愈向本質的領域航行,愈感到人性的凋零與藝術的荒蕪。今日除了帶領一些企業界的人士迎向生命轉型的契機之外,我還發現:弱勢的孩子們身上往往具有非比尋常的藝術能量。

    因此我心中默默地為這些將要成為文化傳承的好器皿祈禱,但願有天使來保護每一顆熱情的藝術心靈,讓他們有朝一日能成為文化荒漠中開墾的生力軍。也希望在未來,一所專為裝備此特種部隊的軍營-Pieta Conservatory能成形。

    2007年3月7日 星期三

    新書一批

    今天又收到一批新書,又是一頓豐富的心靈享饗:

    A Perfect Mess (Eric Abrahamson & David H. Freedman, 2006)

      先前Blog文章中提過,書終於寄到了,可以看看除了雜誌的書摘之外,有沒有一些更有用的detailed information可供參考。

    Transforming Music Education (Estelle R. Jorgensen, 2003)

      老實說,買下這本書除了和音樂教育有關之外,我一時之間也忘了有什麼更"profound"的理由(我會決定買下一本書通常不會只有那種表面的理由)。Anyway我一定會想起來的。

    Chanting the Psalm (Cynthia Bourgeault, 2006)

      這本關於chanting的書有附一片CD,是主要吸引我的原因。其實教chanting的書我以前有買過好幾本,但不是太深就是太淺(甚至亂寫的也有),這本難得之處在於難易適中。

    Seven complex lessons in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Edgar Morin, 2001)

      這本書是這一批當中最「舊」的,但卻是最雋永、最令我興奮的一本。Edgar Morin能找到的英文書不多,大多都是法文(先前我買了一本),這是目前我唯一能買到的一本。

    Guide to the Aria Repertoire (Mark Ross Clark, 2007)

      這是這一批中最貴、最新的書,不過因為是工具書,又是Indiana出的,應該具有一定的品質,收到之後果然沒有失望。

    2007年3月6日 星期二

    知識光譜 (Knowledge Chromatic Spectrum)

    離開「系統分析」(system analysis)相關工作有一段時日了,前幾天不知哪根筋不對勁,又把塵封許久的那堆知識管理書籍搬出來,上洗手間時順手翻了其中一本譯自T. H. Davenport的知識管理名著,回想起一段「盡棄所學」的過程。

    在哲學家E.Morin的複合思想觀點中,我感受到書中一句話的盲點:

    「本書所提供的是知識在職場上的定義。」

    稍後基於這句話,作者又提出了:

    「知識來自於資訊,就如同資訊是從數據來的一樣。」

    此語無形中又將上述的盲點放得更大,一次又一次注定了上個世紀末的知識管理思維走入死胡同的命運。

    前陣子閱讀了《教育哲學》,"Self-knowledge" 一語引起我的注意,而今日突然有一個景像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由「知識光譜」所形成的「知識全域」(Knowledge Gamut)。這樣的觀點,與Nonaka & Konno的說法不謀而合:

    "Tacit knowledge is deeply routed in an individual's actions and experience as well as in the ideals, values or emotions he or she embraces."

    這裡的Tacit knowledge對於個人來說,往往指的就是self-knowledge,在後面的評註中寫得更露骨:

    In short self-transcendence is a "key to group integration and conversion of tacit knowledge into explicit knowledge."

    這些知識管理的見解,不斷顯示向藝術經驗靠攏的趨勢,事實上也就是向人性靠攏。然而,不斷追問「這能使我賺更多錢嗎?」的人,或許永遠無法從其中獲得任何利益-特別是使生命更豐盛的利益;正如黑色一般,拚命吸收所有的波長,卻無法彰顯任何具有彩度的美麗。

    2007年3月5日 星期一

    "Learn before you judge"

    "Learn before you judge." (汲自Igor Stravinsky, Poetics of Music)
    "The Sabbath was made for man, not man for the Sabbath." (Mark 2:27)
    "... poetic/artistic content dictate form, not vice-versa" (Franz Liszt)

    這幾句話是許久以前在一次金老師的課堂上報告的(又是整理抽屉時找到的紙條)。還記得那次老師要我們寫出自己人生的「座右銘」,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只解釋了前兩句。

    仔細回想,其實這三句話有其內在的關聯性,並且極有可能恰好構成我當時的人生中心思想。第一句是免於論斷或被論斷的自由,第二句是免於律法主義的束縛,第三句或許蘇軾的「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更接近我的想法。

    在創作中,我需要自由的心靈,能免於自我論斷-使寶貴而獨特的靈感能存活下來;免於律法和教條-使它的獨特能按它自己的意思生長而興旺;而我則進入一種全神貫注、渾然忘我的狀態,按著心靈飛翔的方向記下最美的軌跡,成為一部作品。這樣的自由,在一本書《心靈深戲》中有極生動的描繪:

    ...在我們心裡引發不同的知覺狀態,使意識轉換到更深入的性靈境界,獲得更敏感的刺激,和更強烈的情感。我們的感官更加敏銳,世界更清澄、更明澈、更纖毫畢露,讓人覺得自己是更遼闊整體的一部份。

    我想也就是因為如此,偉大的作曲家才能寫出超越時空的感人作品。因此若說歌唱(chanting)是Re-enchantment的入門,那麼要徹底進入這樣的狂喜,就要靠深刻的創作體驗了。

    2007年3月4日 星期日

    紐西蘭的表妹

    Dear 哥哥:我好喜歡你blog裡寫的文章
    但因為中文程度不好
    所以讀的很慢 了解的也有點慢
    但我會常常去當你忠實的讀者
    somehow, from ur articles
    i found something that ive been looking for
    something ive been struggling For
    and something that inspired me so
    i no longer live in a life with confusion...
    great writing u've got there yo^^

    這是住在紐西蘭的表妹這兩天寫給我、對這個BLOG的深刻回應。因為實在是寫得太好了,所以忍不住要放在這裡留念。表妹小時候我見過她幾次,後來因為相隔甚遠,就很少有機會交流;所幸網路科技再次拉近了遠在天邊的親人。明年初或許我有機會赴紐西蘭演講教學,到時又可以談天說地了。

    也衷心祝福所有「資源回收桶」的讀者,在人生的路程當中,時時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奇與豐富的體驗,天天都過得精彩!

    存檔:2006年Yahoo知識名人當選感言

    藝術人文領域的問題常常沒有簡單的答案,甚至不一定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因此若是我的回答有點冗長還請見諒,並期待您耐心讀完它們,因為一字一句都是我最真誠的分享。在知識+上遇到很多在古典音樂領域比我更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或愛樂者,因此能獲得熱心的網友推薦入選知識名人,對我來說不啻是一大鼓勵。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讓古典音樂這門屬於人心真摯感動的學問,可以透過貝多芬也沒見過的「網路」熱烈地展開交流,使它在今日你我的生活中更加開花結果。

    這篇文字是2006年初獲選Yahoo知識名人的當選感言,原本貼在「知識名人堂」,但Yahoo知識+全面改版,目前正轉型為「分類管理員」,知識名人堂就暫時消失了(頭銜則被保留下來)。因此我把當初刊在上面的感言、以及Yahoo特別為我設計的知識名人標章,放在這裡作為回憶存檔起來(有趣的是,Google和Yahoo應該算是競爭對手吧!)

    這篇文字引發我思考一個問題:要是貝多芬活在廿一世紀的今日,他會不會也像我們一樣寫Blog、或是在知識+上和一些無知的人大吵一架?可先別太快下結論說:貝多芬忙著作曲,不會有時間上網做這些事--那很難說。

    原先願意在知識+上回答問題,其實還有一個用意,因為所回答的內容會被保存下來,因此希望將這些文字記錄留給自己的寶貝學生們。雖然他們不會一輩子和我上課,但希望這些文字有一天能夠幫到他們。

    2007年3月3日 星期六

    一篇題目未定的論文開場

    這篇論文在我心中醞釀很久,遲遲沒有下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很擔心所運用的「學術」文字(或是為了要讓我運用的文字看起來比較學術),和廿世紀現代主義末流一樣,失去光彩和魅力。

    最近因為忙於工作,原先預計寒假期間正式動工,卻遲遲沒能下筆。儘管有親愛的老師催促著,但我需要一個讓自己有感覺的開始。

    記得當我寫下這段開場之前,腦海中突然閃過一段帶有強烈訊息的話語,那股力量雖然深深地抓住了我,但文字很快就消失了,現在看到的版本已經是盡力捕捉的結果。我想返回,但Where is THE ZONE? 當我向前航行,閉上眼時總感到閃動的黑影想攔住我的去路,正如尼采所說:Die Welt ist tief, und tiefer als der Tag gedacht! 又有多少人能乘風而上,越過破敗的人性,飛入性靈之顛呢?

    今日接到一通學生打來的電話,其語氣之冰冷讓我陷入深思,除了對於自己的預知能力有另一層了解(其實這件事我已預先寫在雜誌專欄中了),更讓我感受到內心深處那股強大力量的呼喚:回到自己的深處!在那裡,一股更強大的能量早已備妥,等待下一個人生階段的啟航。

    快!抖下腳上的塵土,前往下一個馬其頓!

    2007年3月1日 星期四

    三月一日演講 亞太經營家聯誼會

    Re-EnCHANTment!
    由深度音樂欣賞探索潛藏的心靈能量

    三月實在是忙碌的月份,演講邀約同時湧入,並且時間都沒得商量。還記得當初陶總來電邀約時,要我馬上給一個題目,現在這個題目變成了副標;看到新加上的主標Re-EnCHANTment!,就可以猜到在預備過程中我的靈魂深處接收到什麼樣的訊息;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題目,為了打開這道門,而且要在短短的三個小時之內初露曙光,實在是一項挑戰。

    日前在腦海中完成該講構思之時,有一股極深的力量進入我的靈魂深處,雖然我不確定當天會發生什麼事,但這股力量使我感到十分不尋常,因此昨日備課到當日凌晨,不斷絞盡腦汁想找到破解的密碼,於是我安排了如下的路徑:

    開場:美力學-除魅-愛與自然之魅力與分享-進入返魅

    接下來最難的一道密門,我祭出了:

    律動-亂語-寂靜-吟唱-藝術欣賞/終極議題

    此道「咒語」,其中最risky的元素可說是《末日經》的引導,然而效果還算不錯。雖然都只能點到為止,但這個路徑可說是我近年來下過最猛烈的藥方之一。(圖:課程中引用之《末日經》相關作品)

    台大的場地很不適合進行藝術欣賞活動,甚至不適合做心靈沉澱的活動,但在中場休息時,仍有不少伙伴前來交流或提問,回應可算是相當熱烈;演講結束,還好陶總有安排長途專車接送,使我處於演講結束的疲憊中可免於舟車勞頓之苦。雖然我仍感到這群人屬性之不易,但靈魂深處有一個聲音說道:「幹得好!」

    2007年2月27日 星期二

    舊筆記 - Harmony - Approach

    「歷史的,但非窮舉;推理的,但無定則。」

    這是很多年前寫下的一段筆記,是我嘗試改寫和聲教科書的一部份稿件,後來雖因忙碌一直沒有成書,但其內涵卻早已深入我的教學中,也看到一些令人意外的成效。

    有時翻出一些舊時的草稿紙或書籍中的筆跡時,根本不記得我曾經寫下那些東西,這段筆記也是如此。平時若發生這樣的事,我常常會怪自己是不是太忙了,以致於注意力只能被迫不斷地轉移,無法靜下心來把一件事完成。

    但今天翻出這些舊筆記時,卻有另一種感受,它就像是舊時的我(以下稱簡稱他)寫給現在的一封情書。他對我的反應一無所知,而我對當時的他亦充滿好奇;無疑地,他一定比我更年輕,但從筆記中看來往往更熱情,這也使我對「他」產生了一種微妙的疼惜之情。

    我和他,或許也和未來的我,似乎形成了一種奧祕的團隊,我不斷挖掘出他留給我的線索,並為未來的我能順利地實踐「我們」的心願而努力著......

    2007年2月24日 星期六

    Trace Evidence

    最近買了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博士的影片Trace Evidence給母親觀賞。

    Trace Evidence片中翻譯作「微跡證」,是犯罪現場留下的微小證據,在片中李博士總是有辦法在現場找到一般人不易注意到的蛛絲馬跡,經過小心的蒐證過程,合理地拚湊出案情的經過,最後在法庭上以非常條理分明的方式解釋給陪審團聽,無論所蒐集到的證據有多麼錯綜複雜,讓犯罪事實無所遁形。

    看著一個個血腥恐怖的殘忍案件、以及因為這些案件所撕碎幸福與人性,總令人感到十分感傷。但李博士的冷靜與清楚的邏輯,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特別是給了EMFA課程中的Trivium一些靈感。

    Trivium包括Logic, Rhetoric & Grammar三科,而其中Logic這一科並不容易引導,因此我一直思索如何引發學員的深刻認知。從李博士影集的名稱Trace Evidence中我找到了靈感,只是我們追踪的不是可怕的犯罪事件,而是在生命歷程中所留下的「微跡證」,透過這些微小的痕跡,找到生命的方向、甚至終極關懷。

    影集中一個十五歲少年的連續殺人案例,讓我聯想到前陣子買到的另一本書《腦內污染》,指出媒體與電玩等科技新寵對兒童腦部產生的可怕影響,而這些影響早在八十年代開始就有科學研究報告陸續指出,可惜這些報告沒能制止這些可怕的影響,一直到最近仍然不斷傳出未成年人犯下可怕罪行的報導。仔細思量,Pieta Project下一步要面對的,可能正是這些受金錢操控的偽善殺人機制......

    2007年2月22日 星期四

    又回到Paper如山的生活

    最近因為備課,連著兩、三個晚上一口氣翻了將近兩百篇paper。

    還記得在清華讀研究所的時候,因為我的領域是十分熱門的神經科學,每個月我都會上中研院與台大醫學院的圖書館至少各兩次(有時因為關門被趕出來,隔天還要再去),掃描所有相關期刊最新的paper(有時實驗室其它人相關的也會順便看一下),因此每次我都會帶回厚厚一疊。兩週一次的journal club,每個人大概都報告一、兩篇,但我總是一口氣報告數十篇(不是十幾篇喔!)。指導教授曾經因為我的影印費用高得嚇人而嚴重「關切」,甚至懷疑我真的是印實驗室用的東西。

    現在不用上圖書館了,也不會有人懷疑我的印刷費。然而回想這段時光,我突然懷念起當時同實驗室的那位Postdoc(博士後研究員)。當其它人(包含我的指導教授)對我的「怪異舉止」投以異樣眼光時,她是唯一以做學問角度對我最友善的人,甚至是唯一對其它人的想法感到不解、為我打抱不平的人......

    收起這些感傷。在隨意閱讀的過程中,有一段文字引起我的注意:

    "The socially disabling nature of deafness was aptly summarized by Helen Keller, who noted that, whereas blindness separates people from things, deafness separates people from people." (R. J. Huxtable: Beethoven - A Life of Sound and Silence)

    好一個deafness separates people from people!還記得我才剛在EMFA台北班和一位學員提到Helen Keller,過沒多久就在paper中讀到了;而那位學員和Keller一樣勇敢地走出這樣的桎梏,迎向未知的體驗與挑戰,我想他們都是耳聾心不聾的勇者;然而若是「耳不聾心聾」,我想Keller的看法應是同樣適用的,只是前者知道自己聾,後者卻不知道。

    中午休息一下,和母親前往一家泰式料理用餐,並享用信用卡「招待」的泰式奶茶,然而結帳時才發現建設公司所發的家族卡還可以打九折!可惜我沒帶出來......

    2007年2月19日 星期一

    混亂管理學

    這個標題似乎有些自相矛盾,翻成中文意義更是難以確定:是如何管理混亂的局面、還是容許混亂的管理、無為而治的管理、甚至是以混亂為哲學的管理方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管理學教授亞伯拉遜(Eric Abrahamson)與統計學家弗里曼(David Freedman)最近合寫的新書《完美的混亂》(A Perfect Mess)認為,大家都忽略了其實允許適當程度的混亂,是一件聰明的事。這不僅可以應用到個人及企業組織上,工作流程的設計,也可以派上用場。從家裡到辦公室,從個人到社會,混亂有時是有幫助的。」(天下365期

    我很好奇「混亂管理學」這個標題怎麼翻譯,因為我就是一個桌上總是亂成一團的人,有時也會覺得該收一收。但文章中另一段提到:

    「桌子混亂的另一個好處,是有時可以帶來意外的創意。因為在混亂的桌子上,常有毫不相干的文件堆在一起,有時可以發現意想不到的關聯性,幫助你產生新的創意。這在整齊的桌上,可能就不會發生。美國人力資源公司亞吉龍(Ajilon Office)的調查就發現,教育程度、薪水、經驗愈高,桌子就愈混亂。

    這句話倒不只是單純地安慰人,更是引發我進一步的靈感。這本新書用的是Mess這個字,但在我的想像中,它具有一種Chaotic的特質:在混亂中隱含著更高階層的秩序,而其中積蓄著巨大的創造能量。因此或許我可以為它下個註腳:不以建構低層次秩序剝奪更高層次秩序的管理哲學。

    接下來的課題是:有沒有方法,可以將隱含在其中的那股能量引爆出來?或者是引爆它的方法,本身也帶有Chaotic的特質?當我們的教育或管理,一再將人們帶往秩序與可預期的方向時,是否已經否定了生命更巨大的能量及豐富的可能性?待我先讀讀這本書再做進一步思索。

    雜記: 新寫的鋼琴曲與剛讀到的句子

    The farmer's son said, "Goodbye, Dad, I'm off to the big city so my talents can flower." "Same reason the corn stays here," said the farmer.

    從書上看到這句饒富趣味的話,我把它送給大家。表面上這段對話,似乎是父親對於想離家的兒子依依不捨的勸說,但透過它思索了一些關於本質的問題,也回想了一些自己人生的選擇。

    常遇到一些懷才不遇的朋友,尋求出國或高升的機會,但這位父親巧妙地道出了我心中的想法:真正有才能的人,開花與否只是當下一念間的抉擇。

    記得有一次一位朋友與我交談後,問我是否留學德國,我說我是土產的,他非常吃驚;我笑著補充說雖然目前我還沒機會到德國發表作品,但到歐洲發表作品時倒是曾經過境德國。有時我問一些留學回來的人說,你有沒有去過某某地方,離你留學之處不遠,他們總是告訴我留學忙得很,沒機會東跑西跑,因此我常開玩笑說,我沒有出國留學的打算,但出去玩的計劃倒是不少。

    今天在琴房寫下一首鋼琴作品的新動機。休息了一段時間,總算又開始創作,突然又有活過來的感覺。

    伴我思索的老友 - Art Pen

    筆對一個創作、思考的人來說,實在非常重要。

    當我的靈魂飛翔在靈感的氣流當中時,筆就像翅膀上羽毛一般,影響飛翔的高度;古人用羽毛筆沾水寫字,我覺得這個羽毛的意象真的很妙。

    雖然現代人不用羽毛筆了,甚至連鋼筆都很少用,但我仍然喜歡具有羽毛筆效果的平頭鋼筆,那就是我隨身的Art Pen。目前我手上有兩支,一支0.6,另一支0.9,並且我使用紅、藍兩種不同顏色的墨水。

    說到墨水,讓我想起一件趣事。以前因為省錢,有將用完的墨水管填充再使用的習慣,過去因為曾在實驗室工作,因此取用針筒填充很方便,離開實驗室後,有一次我到藥房去買針筒,那位老闆用很奇怪的眼神打量我,然後告訴我沒有賣......想一想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現代人已習慣使用沒有粗細、沒有個性的原子筆,甚至連筆也漸漸不用了,因為大部份文書都在電腦上解決,一些數位典藏的伙伴們便感嘆未來大概沒有手稿可以典藏。

    但我仍然眷戀著藉由筆跡與友人靈魂交流的年代。因此親愛的,若我親筆寫字給你,你可要好好收藏,因為我用心刻下每個字,並在字裡行間注入我的靈魂。

    2007年2月17日 星期六

    一篇「購得新書」的舊筆記 - 20040622

    這篇筆記其實還沒有寫完,會貼在這裡一部份是整理檔案時的懷舊心情作祟,另一部份是這本書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

    會對Slonimsky有一些印象,除了他的傳記辭典之外,就是黃老師課堂上的特別介紹。最近因為預備多場演講及新課程的內容,這位奇特的人物突然引發我一些靈感:將自己特別的才幹轉化運用-特別是在人文藝術或創意的領域。

    看來我又要做case study,有得忙了......

    - - 舊筆記內容 - -(圖:剪裁自整理時順便翻到的照片-大樹遙望遠方的小樹)

    Thesaurus of Scales and Melodic Patterns
    Slonimsky
    Amsco

    Slonimsky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學家,他的能力不僅表現在音樂家傳記這方面,也展現在音樂理論方面。這本書便展現了這方面的成果。全書利用他編撰整理的長才,將音階和旋律的型態作一系統化的整理,例如:

    • Tritone Progression(三全音的進行,將八度分成兩個相等的部份),
    • Ditone Progression(二全音的進行,將八度分成三個相等的部份),
    • Sesquitone Progression(三半音,將八度分成四個相等的部份),
    • Whole-Tone Progression(全音階,將八度分成六個相等的部份),
    • Semitone Progression(半音階,將八度分成十二個相等的部份),
    • Quadritone Progression(四全音,將兩個八度分成三個相等的部份),
    • Sesquiquadritone Progression(九半音,將三個八度分成四個相等的部份),
    • Quinquetone Progression(五全音,將四個八度分成五個相等的部份),
    • Diatessaron Progression(完全四度,將五個八度分成十二個相等的部份),
    • Septitone Progression(七全音,將七個八度分成六個相等的部份),
    • Diapente Progression(完全五度,將七個八度分成十二個相等的部份),
    • Sesquiquinquetone Progression(十一半音,將十一個八度分成十二個相等的部份),
    • Heptatonic Scales(七音音階),
    • Heptatonic Arpeggios(七音琶音),
    • Pentatonic Scales(五音音階),
    • Bitonal Arpeggios(複調琶音),
    • Twelve-Tone Patterns, Dodecaphonic(十二音音形),
    • Crossing Intervals(交叉音程),
    • Division of Twelve Tones into Four Mutually Exclusive Triads(將十二音分成四個完整的三和絃),
    • Quadritonal Arpeggios(??)...

    等等,其方法本身便非常有趣。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奏鳴曲《回憶》

    午夜聆聽Medtner的Sonata Reminiscenza,感觸格外深刻。

    這首作品在Marc-André Hamelin的詮釋之下,顯得格外自然而深刻。Medtner作品的豐富內涵,若不透過卓越而自然的演奏技巧,則無法散發出它原本的芬芳,只會令聆聽者迷失在繁複的和聲語言當中。

    在觀賞Hamelin彈奏的同時,除了欣賞他的音樂表達之外,還可以享受一種觀賞「自然手形之美」與「令人讚嘆的巧妙」完美融合的快感,super-virtuoso的稱號實當之無愧。若有機會現場欣賞,可千萬不能錯過。

    在欣賞動人彈奏的同時,靈魂深處浮現一個溫柔的聲音向我呼喚:「近來你給得太多,該是停下來好好充電的時候了!」我很明白他的意思。上週我用Mandala整理思緒的時候,發現一個Mandala居然裝不下所有的脈絡,這種超載的狀態大大影響我的創作力。

    然而,我的靈魂、我的永恆、我的主宰,但願此時此刻所有錯綜複雜的努力,在未來都能成為令世人珍愛的Reminiscence......

    2007年2月15日 星期四

    新書一批

    買書對我來說有時像交朋友。

    交了一個朋友之後,能不能產生火花,完全看緣分。有時交了一個朋友,並不一定會立刻迸發出火花,要等好幾年之後,甚至也不一定常聯絡,突然再次交會時,產生燦爛的光芒。

    不過有時我交朋友很憑感覺,這點大概和象徵派的詩人有點像,例如Ravel解釋他的曲題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時曾說道,它並沒什麼特別的意思,只是喜歡唸起來的感覺。

    有時光是書名讀來很有興味,我就會把它買下來放在書架上,管它內容好不好。因此有些書我從來不翻,因為站在那裡端詳書名,收獲可能遠比翻開它要多......

    買書我從來不手軟,就像交朋友;但若要把書翻開,那就要謹慎了,因為要讓書中的思想進到我的眼睛和心靈運轉,就像要和一位朋友深交,怎能不謹慎呢?

    2007年2月14日 星期三

    從LX2中看自己部份的收藏

    天天在工作室搞東搞西的。

    回頭一看,起了一個念頭,想從鏡頭裡看看背後的那面CD牆,突然產生了不同的感受。

    牆上的CD,很多都陪著我經歷許多演講與課程,甚至有些是從學生時代省吃儉用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可以說是一面充滿故事的牆。端詳著它們,心中不禁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最近忙於整合許多新舊的概念,已經有一陣子沒有駐足在這面牆前,任意抽取幾片來一次心靈大餐,但它們就這樣靜靜地待命著,也陪我度過許多歲月,幫助我給予許多學生啟發,也給我無限安慰。

    我相信在未來,它們還要發揮更大的能量,因為在這面牆上,聚集了許許多多歷代大師的音樂能量,而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他們對我的期許與祝福。

    翻到一張Pieta計劃的舊紙條

    看著有天份、有熱情的孩子,成為寶貴的藝術傳承者,一直是我心中難圓的夢。

    在整個藝術教育的扭曲之下,一直有個衝動,想辦一所真正的音樂院(conservatory);而真正的音樂院傳統並不是為有錢人辦的,而是為了孤兒。

    這張紙條上是這麼寫著的:

    1. 為"音樂院"之先修班預備
    2. 簡譜、五線譜並行
    3. 以發展chamber music為方向、招生
    4. 鋼琴-恢復鍵盤師的指揮能力

    雖然是很潦草的紙條,但寫下的每一行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今年暑假,即將要和有關單位合作,為孩子們辦一場音樂盛會,目前也正和伙伴一起籌備當中。其實我心中有些緊張,深怕安排的內容不適合他們,無法觸動他們最深的內心;但一轉念,我相信真摯的音樂原本就屬於心靈破碎的人!

    2007年2月13日 星期二

    Super-virtuoso!

    今日閱讀一本書,封底的小字抓住了我的視線。

    記得在EMFA課程中,我曾談到virtuoso這個字。事實上這個概念也是我研究所論文的一部份,Grove音樂辭典在解釋這個字時提到:"A virtuoso in music might be a skilful performer, but more importantly he was a composer, a theorist or at least a famous maestro di cappella." 足見virtuoso並非只是一味地炫技,更應該具備對音樂內涵的深刻素養。

    而這裡的super-virtuoso指的究竟是誰呢?就是鼎鼎大名的Marc-Andre Hamelin。這位鋼琴家以超級卓越的技巧,不斷挑戰史上最困難的曲目,且而書中將他與歷史上一些偉大的鋼琴家如Alkan, Busoni, Godowsky等人並列。

    我第一次對Hamelin建立深刻的印象,是透過他著名的Godowsky練習曲錄音,後來又看了一些他的錄影,無論曲目再難,到他的手上似乎都變得很輕鬆,可說是難得一見的超技鋼琴家。然而除了具備高超的技巧,在音樂的詮釋上Hamelin又有其獨到之處,不像一般的鋼琴家,這更是令人好奇。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原因,原來Hamelin也是一位作曲家,也因此作者Robert Rimm把他與其他歷史上的名家並列,稱為composer-pianists。

    或許每個人對自己的定位看法不同,就像在音樂中有人是創作者,而另一些人則認為自己是演奏者。然而無論在何領域或定位,創作或創新的精神都是實現自我價值、進而邁向卓越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2007年2月12日 星期一

    素未謀面的傳承

    談到海頓、貝多芬等大師的傳承,有時會感到遙遠。

    一次當我行走在路上沉思,一個強烈的念頭突然浮現在我的腦海:一本只看過一眼的筆記本。那是我英年早逝的外公,一位救人無數的優秀醫師,也是一位曠世奇才,外婆曾經形容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然而我卻從來沒有見過他。

    據說外公小提琴拉得很好,在日據時代,他曾考上音樂系,但卻因家中反對,他只好重考而上了醫學院;雖然如此,他對音樂的熱情似乎沒有任何減損,不論平日看診多麼繁忙,每天總會專注練琴一段時間。這樣的命運,似乎和我形成了交叉線,因為我是目前家族中唯一堅持走上音樂家之路的人。

    多年以前,我曾在南部舊居看過那本外公遺留下來的筆記本,如今舊居雖已不在,但似乎感受到它的呼喚,於是我立刻去電南下的家人,請他們幫我留意那本筆記本。雖然暫時沒能找到,但帶回了幾張外公的手稿。我仔細地端詳著字跡,傳說他是當時少數精通拉丁文的醫師,但這幾張手稿卻是流利的德文,都是一些醫學相關字眼。

    上天從來沒有給我機會和這樣一位傳奇的親人說話,此時的我卻極其渴望能向他傾訴:

    「您當年未竟的路,如今我走上了。若您的才情從來無人能與之共鳴,我雖不才,願您在奧祕中向我訴說,我願細細聆聽......」

    驚豔的 Faure Nocturne 管風琴改編版

    夜晚正聆聽著剛寄到的Midnight in the Grand Court,這首改編曲使我突然陷入沉思:

    Nocturne (From Shylock) (Transcribed By Peter Richard Conte)

    Faure的魔幻和聲,加上Wanamaker Grand Court Organ神祕的琴音,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試著從資料庫中找出它的原曲(管絃樂版)來聆聽,雖然美,但終究沒有管風琴的神祕色彩來得吸引人。

    最近在創作上一直找不到動力,雖然自己很清楚是什麼原因,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竟然在Faure的改編曲中,找到沉靜與感動......

    「永恆的奧祕啊!我的靈魂向來與你相連;如今我再次明白,在世上沒有任何事可以使你我分離!」

    2007年2月11日 星期日

    重返靈感與想像的祕境

    "... you belong to this very small percentage of people who were born to become a musician. It is a very difficult field and not many、even the most talented ones、would stick to it for their whole lives ..."

    「你是世界上極少數,來到這個世上的使命就是成為音樂家的人、我們都知道、這是一條艱困重重的路、就算是極富天份的人、也很少有人能夠在這條艱辛的人生路上堅持理想...」

    這是早上閱讀最近收到的e-mail內容時,不小心連上的一篇Blog內容,摘錄自一位老師寫給多年不見學生的信件。

    這幾句話重新引發我的一些暇想。若不是對於本質的珍貴有極深的領悟,大概無法真正看懂這兩句話。然而在今天的情境中,我們還需要一種重新被「魅惑」的過程。

    在先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這麼寫道:

    「請你重新湧出水來將我淹沒、顯出奇蹟來將我心俘擄!」

    對於一個沒有詩、沒有神話、沒有奧祕的年代,言說泛濫到至理也成了噪音,我們如何重返靈感與想像的祕境?早上讀了幾篇教育相關的訪談研究,提到青少年對於偶像明星的崇拜心理,我想這就是一種類似的追求吧!只是這種假手外在短暫狂歡的體驗,是否能使生命更豐滿、結出更甜美的果實?

    我想,真正的鑰匙靜靜躺在自身心靈的某處。而那些極少數來到世上就是為了成為音樂家的人,不但尋見了自身的鑰匙,也具有一種能力,使別人心中的鑰匙閃閃發光了起來。

    藝術教育與靈性成長

    這是我在常理會中談到的話題之一。

    由於明年可能受邀前往紐西蘭演奏及講學,我便思索此行的意義及主題。今日會中我談到:在過去藝術教育由古老的技藝導向、進到近代的認知、心理導向,我認為在未來,將進入靈性主軸的時代。

    事實上藝術與靈性的密切關係,並不是嶄新的思想或發現,只是在西方近代哲學及美學的理性傾向之下,靈性反而成了藝術的密祕情人。

    Stravinsky說,詩學是探討「如何做」(the study of work to be done)的學問,如今我要加上一句:它是探討「如何做」以及「做的人如何」的學問;而後者所希望試著去體察的,不僅是其巧妙的技術、豐富的情感,更應探入其心靈祕境。更進一步說,這三者其實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2007年2月10日 星期六

    《新人道協會》常理會後記

    「我們的言論若能帶著實踐去驗證,才能修正並發揮它的關懷與效益;反觀媒體大多操弄言語而無關懷,終究妖言惑眾而已。試想有誰能窮究事理呢?即便身處第一現場也不能。」(取自常理會談話,做為今日贈語)

    今天是協會的常務理事會,下午我搭乘高鐵前往主持會議。(圖:高鐵閱讀與車票)

    會中我邀請大家談談近況與發展。這群可愛又充滿關懷的伙伴,雖然都曾身經百戰,甚至現在仍在戰場上(其中一位校長才剛從印度歸國,拖著行李就來開會了);但他們總是不斷以最大的誠心,希望能為心中最深的關懷不斷創發意義。和他們愈熟悉,就愈享受在這種親切的會面與交談當中。

    會畢,我與另一位理事、也是目前仍在教改戰場上奮戰不懈的伙伴同行前往搭車(每次見他總是難掩疲憊,我便想與他同行一段路說說話),但今日分手時他握著我的手,告訴我他感受到今日我給了他能量。頓時我也感到極深的喜悅......

    於是我心中吶喊者:「尊貴的戰將!若我能傾注生命,助你完成偉大使命,那麼請來,痛飲這生命之泉!」

    平實而真摯的迷人光彩

    「『音樂會』(concert)是所有音樂人生活中很重要之一環。對學音樂的人來說,開音樂會可以督促自己成長、展現學習成果、實現夢想;對愛樂者來說,聽音樂會可以陶冶心情、增廣見聞、豐富自己的愛樂歷程。音樂會也可以讓音樂家們互相觀摩學習,讓喜歡音樂的人得以齊聚一堂。」(黃均人:《捆包「阿帕拉契」之夜》)

    這句話是特別為我的學生摘下來的。黃老師的這本《捆包「阿帕拉契」之夜》是我很喜愛的一本書,也是他在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多年的研究成果展現,是我多次向學生或友人推薦的一本好書。書中所傳達出一種親切、有遠見、充滿人性關懷的風味,一直是令我難以忘懷的。

    今天中午與黃老師一起用餐,餐後一起討論數位典藏計劃的願景。晚上寫下這篇札記時,回想那種親切的感受,讓我再次憶起多年前在課堂上聽到他對於「捆包」概念的解說(那時這本書還沒出版,老師上課有時還會臉紅)。老師的研究似乎每一步都根基於他自小到大的成長經驗,作風平實卻散發迷人光彩,這一點著實給我很大的啟發。

    今日有多少人的工作、生活,與他從小到大的情感與人生體驗完全脫節,彷彿自記憶的母株被砍下,插枝在另一個母體上,或許有些人可以長得不錯,但似乎有更多人在這個過程當中漸漸枯萎、失去光彩......

    2007年2月8日 星期四

    深刻的生命交流與至高的喜悅

    「只要做音樂,就處處是家,處處都自在。」(自巴倫波因引語)

    一直期待有朝一日能與一位不同領域的伙伴深度對談。

    我說的是真正的深度、深到生命極其奧祕之處、深到共渡所有記憶與情感之後、昇華至性靈之顛。當這樣的意念仍在我心中流轉之時,《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並行與弔詭-當知識分子遇上音樂家》這本書就出現了。當時我並沒有立刻買下來,多少因為心中帶著一絲妒忌。

    然而這對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好友如此真誠的對話,終究感動了我。雖然此生不一定有幸能遇到能如此對談的至交,但至少在觀看他們的對話當中,也能從旁享受這份至高的喜悅!

    讀書筆記:情意生命與自我知識

    林建福:教育哲學-情緒層面的特殊關照(五南)

    這是一本很久以前讀的哲學小書,旨在由教育哲學觀點對時代議題提出回應,特別是當一些話題在坊間相當熱門之時,例如多元智能、情緒智能、生命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等。如今再度翻開,重溫一些過去曾思索的話題,亦有另一翻感受。

    「情意生命本身可能要比純綷理智上的推理、判斷等更能代表人性。」

    書名作「情緒」,但我習稱「情感」,又簡作一個「情」字。因前者似乎較侷限於情感的外顯部份。這裡有一個註解說明其廣義性,列舉了其涵蓋字眼如:情緒emotion、情感feelings、熱情passion、情操sentiment、情意affectivity、心境mood、感覺sensation等(按書中譯法)。

    「一個想瞭解自己並追求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的人...」

    「自我知識」此語在今天的教育中是相當殘缺的,在這個時間點上再度讀到這個字眼,又產生了許多啟發。恢復「自我知識」在認知發展或再造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是目前我正熱烈思索的主題之一。

    2007年2月7日 星期三

    「每日贈語」計劃

    今日送出的話:「藝術是直接生根於人類本質的深處。」(Oe kenzaburo 大江健三郎)

    常常與許多對象互通電子郵件,今日在寫信時突發奇想,要每日送出一句手邊剛讀到有感覺的話,讓電子郵件脫離一種「稍縱即逝」的感覺。

    用電腦這麼多年了,也經歷了好幾次文件大失血,許多過往的耕耘或聯絡記錄就隨著消失無蹤,彷彿轉瞬間消失的記憶。最慘烈的一次要算是石頭記樂園BBS事件,當時我擔任音樂群的召集人,邀集了許多當時網路上一等一的音樂寫手:viola, 943, hamburger, ytjen等等,開創了當時BBS音樂交流文化中最精彩一幕的景象,沒想到因為站務群中可能發生內閧,竟然把整個站(包括定期的備份)全都毀了,不但讓我的許多文字作品一夕之間消失無縱,也讓我對所邀集的網路菁英們感到無地自容。

    自從石頭記事件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大概有十年左右吧?)我完全不信任電子的世界。這次重新開始寫Blog,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也因此,電子郵件對我來說,向來只是個聯絡事務的工具;但今日轉念,希望每封信都能帶著愛與記憶,即便有一日信件本身又遭不測,但這份記憶不會消失。每日送出一句觸動我思維神經的話語,也鞭策著自己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地成長與分享。(圖:附近一家咖啡店的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