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速讀Meditations for the Humanist

回頭翻了一下網誌,發現沒有這一本書的New Books記錄,因此在這裡補寫。

當我試閱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個章節 "Moralising" 開頭的字句吸引了我:

A moraliser(說教者) is a person who seeks to impose upon others his view of how they should live and behave.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a view about what counts as acceptable behaviour, and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put it forward as eloquently and forcefully as he can. But moralisers go much further. . . .

這一章的標題下方引用王爾德(Oscar Wilde)的話,更是令人感到震憾:

A man who moralises is usually a hypocrite.
(一個慣於說教的人通常是一個偽善者)

光是這段開頭就深深地吸引我。當我們經歷了幾世紀的除魅,最後到達二十世紀對意義的徹底解構時,真正進入了一個所謂的 "Secular Age";然而在這樣的一個令人不安的年代中,人們不再倚賴古時的說教者,正如舊約聖經所預言的:「我要將我的律法寫在他們心上。」

然而在我們還來不及探索自己的內心時,說教者的聲音便常常出現在我們耳畔;當我們的靈魂不斷向我們呼喚、要我們嘗試著去突破或做生命的轉型時,或許常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你行嗎?」「你有這個本事嗎?」「試試就好,不要太認真,萬一失敗了怎麼辦......」這些聲音往往成為我們無形的枷鎖,甚至使我們忘記了自己原本就擁有一個充滿創造力的靈魂。

在EMFA的課程當中,我也常觀察到這樣的情境,對於藝術的距離感或自我否定感,往往使我們無法專注地去感知或體會到藝術中顯而易見的事物。是不是在我們民族的天性中就潛藏了許多說教的聲音?我們一直以為這樣的聲音是出自良善,但王爾德的話提醒我們,那不是真正的良善,因為真正的良善應該帶領我們進入美的事物儘情享用,而不是疏遠它。

當初選這本書做為未來讀書會分享的題材,除了上述吸引我的地方之外,它看起來版面小又不厚(只有200頁),是另一個誘因;但當我再次翻開目次仔細端詳後就有點後悔了,因為它分為三大部份,每部份平均都有二十章,上面的Moralising只不過是第一部份的第一章而已,若要做為讀書會主題恐怕要講很久。然而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我們該如何重整價值體系,使我們能逃離說教與解構的陷阱,重返創造的熱情與活力?除了回到人性的本質面去沉思(正如這本書的標題)之外,我想不出更直接的解答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