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筆記:成為1級專家人士的條件

成為1級專家人士的條件:

●懂得擱置問題。
●對自己的期待感很高。
●瞭解自己的「賣點」,  並加以活用發揮。
●同時擁有差異性與優異性。
●保持高度專注。
●懂得正向思考。
●多與有段者接觸。
●擁有高度吸收能力。
●不排斥變化。
●會視自己為問題的一部分。

(摘自本期商智電子報)
這期電子報特別精彩,特別是上面這幾行字,隨手記在這裡。

其實上面這幾點,每一點都非常深刻,並且多具有豐富的人文面相可以探索。
只是它所使用的語言比較偏向該電子報針對企業族群的口味。

用慣藝術語言的我,第一個直覺反應是,
這樣的語言,是否有礙於這些人文面相更進一步探索的可能性?

當然這樣的電子報是要賣雜誌的,所以摘錄這些較為吸引人的片斷,
雖然過份簡化,但至少在勾起讀者的購買慾上,似乎是成功的。

不過每次心動前往購買,回家一讀常又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
買過幾次之後,我就決定不再購買......

然而我們如何在這些深刻的面相自我成長?
我想,還是回到詩學吧!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雜記

"A lesson is repeated until learned."(西洋諺語)

無心地瀏覽某善心人士轉寄的.ppt檔案

好像先前有看過,又好像沒有,
反正轉寄的文字總是那麼一回事...

我瀏覽這類的檔案,總是會用HTML形式,
一方面無須把原始檔案下載到自己的電腦裡,
省掉刪檔的動作,或許也可以降低中毒的機會;
另一方面,也可以過濾掉一些品味低劣的圖片或配樂。

捲到檔案最後,看到了這句老生常談。
多麼仁慈、又多麼殘忍的一句話......

這句話似乎暗示著有一位像是老師般的上帝,
祂慈愛地讓我們不斷有機會重修人生修不過的課題。

然而人生的課題真的可以重覆(repeat)嗎?
又真的有學會了(learned)的那一天嗎?

於是我胡亂地設想著一個情境,或許有人會這麼祈禱著:

「無論重修什麼,只要可以
 一再與你相遇,那麼我寧願
 永遠學不會,好讓那
 第一次與你相遇的片刻,可以
 一再重現在我的生命當中。」

哎,多麼殘忍的禱告。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最優秀的鋼琴家

我的醫師有一次告訴我說︰『陳先生,你知道嗎?世界上只有最優秀的鋼琴家,才像你會得focal dystonia這樣的病。
(摘自一位鋼琴家溫柔而深沉的抗議~陳宏寬的故事)
這也是我看待學生的思維之一,
愈是天份高的學生,通常問題愈大;
有時天才型的學生看起來像精神病患。

不過,我必須承認,那醫師說的也有反例。

我曾經認識一位大學教授,
他也是因練鋼琴而成為focal dystonia的患者,
只不過他不是什麼最優秀的鋼琴家,
他會彈吉它,也會拉一點小提琴,
鋼琴則是完全是以一種近乎偏執的狂熱自己練習,
沒有多久就發病不能再練。
我曾經嘗試用我解決演奏傷害的經驗來協助他,
不過,正如他的偏執,我的協助並不可能奏效。

反正他也不在乎能不能彈琴吧!我想。
(那麼那曾經狂熱的練習又意味著什麼呢?)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何以思念永恆?

一個從不思念永恆的人
他的許多善行都發出陣陣腥羶

一個切切思念永恆的人
即便偶爾使壞都散發淡淡幽香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藝術家的慾望

「強烈的慾望並不會妨礙藝術創作,問題反而出在大多數的藝術家沒有強烈的慾望。」
(村上隆:《藝術創業論》中文版)

這句話直指一個吊詭問題的核心,是十分令人佩服的一句話。
然而問題是:為什麼?
這種抗拒慾望的偽善性格,
是不是正反映出藝術在所謂藝術家身上的虛無與無力?

接下來這句話更直接:

「不凝視自己最渾濁的那部分,無法創造出讓世界認可的作品。」

啊,這正是「黑夜的詩學」最淺顯易懂的詮釋。

自認已經獻身藝術、走上藝術生涯的人們啊!
你們能了解這句話深刻的涵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