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7日 星期二

舊筆記 - Harmony - Approach

「歷史的,但非窮舉;推理的,但無定則。」

這是很多年前寫下的一段筆記,是我嘗試改寫和聲教科書的一部份稿件,後來雖因忙碌一直沒有成書,但其內涵卻早已深入我的教學中,也看到一些令人意外的成效。

有時翻出一些舊時的草稿紙或書籍中的筆跡時,根本不記得我曾經寫下那些東西,這段筆記也是如此。平時若發生這樣的事,我常常會怪自己是不是太忙了,以致於注意力只能被迫不斷地轉移,無法靜下心來把一件事完成。

但今天翻出這些舊筆記時,卻有另一種感受,它就像是舊時的我(以下稱簡稱他)寫給現在的一封情書。他對我的反應一無所知,而我對當時的他亦充滿好奇;無疑地,他一定比我更年輕,但從筆記中看來往往更熱情,這也使我對「他」產生了一種微妙的疼惜之情。

我和他,或許也和未來的我,似乎形成了一種奧祕的團隊,我不斷挖掘出他留給我的線索,並為未來的我能順利地實踐「我們」的心願而努力著......

2007年2月24日 星期六

Trace Evidence

最近買了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博士的影片Trace Evidence給母親觀賞。

Trace Evidence片中翻譯作「微跡證」,是犯罪現場留下的微小證據,在片中李博士總是有辦法在現場找到一般人不易注意到的蛛絲馬跡,經過小心的蒐證過程,合理地拚湊出案情的經過,最後在法庭上以非常條理分明的方式解釋給陪審團聽,無論所蒐集到的證據有多麼錯綜複雜,讓犯罪事實無所遁形。

看著一個個血腥恐怖的殘忍案件、以及因為這些案件所撕碎幸福與人性,總令人感到十分感傷。但李博士的冷靜與清楚的邏輯,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特別是給了EMFA課程中的Trivium一些靈感。

Trivium包括Logic, Rhetoric & Grammar三科,而其中Logic這一科並不容易引導,因此我一直思索如何引發學員的深刻認知。從李博士影集的名稱Trace Evidence中我找到了靈感,只是我們追踪的不是可怕的犯罪事件,而是在生命歷程中所留下的「微跡證」,透過這些微小的痕跡,找到生命的方向、甚至終極關懷。

影集中一個十五歲少年的連續殺人案例,讓我聯想到前陣子買到的另一本書《腦內污染》,指出媒體與電玩等科技新寵對兒童腦部產生的可怕影響,而這些影響早在八十年代開始就有科學研究報告陸續指出,可惜這些報告沒能制止這些可怕的影響,一直到最近仍然不斷傳出未成年人犯下可怕罪行的報導。仔細思量,Pieta Project下一步要面對的,可能正是這些受金錢操控的偽善殺人機制......

2007年2月22日 星期四

又回到Paper如山的生活

最近因為備課,連著兩、三個晚上一口氣翻了將近兩百篇paper。

還記得在清華讀研究所的時候,因為我的領域是十分熱門的神經科學,每個月我都會上中研院與台大醫學院的圖書館至少各兩次(有時因為關門被趕出來,隔天還要再去),掃描所有相關期刊最新的paper(有時實驗室其它人相關的也會順便看一下),因此每次我都會帶回厚厚一疊。兩週一次的journal club,每個人大概都報告一、兩篇,但我總是一口氣報告數十篇(不是十幾篇喔!)。指導教授曾經因為我的影印費用高得嚇人而嚴重「關切」,甚至懷疑我真的是印實驗室用的東西。

現在不用上圖書館了,也不會有人懷疑我的印刷費。然而回想這段時光,我突然懷念起當時同實驗室的那位Postdoc(博士後研究員)。當其它人(包含我的指導教授)對我的「怪異舉止」投以異樣眼光時,她是唯一以做學問角度對我最友善的人,甚至是唯一對其它人的想法感到不解、為我打抱不平的人......

收起這些感傷。在隨意閱讀的過程中,有一段文字引起我的注意:

"The socially disabling nature of deafness was aptly summarized by Helen Keller, who noted that, whereas blindness separates people from things, deafness separates people from people." (R. J. Huxtable: Beethoven - A Life of Sound and Silence)

好一個deafness separates people from people!還記得我才剛在EMFA台北班和一位學員提到Helen Keller,過沒多久就在paper中讀到了;而那位學員和Keller一樣勇敢地走出這樣的桎梏,迎向未知的體驗與挑戰,我想他們都是耳聾心不聾的勇者;然而若是「耳不聾心聾」,我想Keller的看法應是同樣適用的,只是前者知道自己聾,後者卻不知道。

中午休息一下,和母親前往一家泰式料理用餐,並享用信用卡「招待」的泰式奶茶,然而結帳時才發現建設公司所發的家族卡還可以打九折!可惜我沒帶出來......

2007年2月19日 星期一

混亂管理學

這個標題似乎有些自相矛盾,翻成中文意義更是難以確定:是如何管理混亂的局面、還是容許混亂的管理、無為而治的管理、甚至是以混亂為哲學的管理方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管理學教授亞伯拉遜(Eric Abrahamson)與統計學家弗里曼(David Freedman)最近合寫的新書《完美的混亂》(A Perfect Mess)認為,大家都忽略了其實允許適當程度的混亂,是一件聰明的事。這不僅可以應用到個人及企業組織上,工作流程的設計,也可以派上用場。從家裡到辦公室,從個人到社會,混亂有時是有幫助的。」(天下365期

我很好奇「混亂管理學」這個標題怎麼翻譯,因為我就是一個桌上總是亂成一團的人,有時也會覺得該收一收。但文章中另一段提到:

「桌子混亂的另一個好處,是有時可以帶來意外的創意。因為在混亂的桌子上,常有毫不相干的文件堆在一起,有時可以發現意想不到的關聯性,幫助你產生新的創意。這在整齊的桌上,可能就不會發生。美國人力資源公司亞吉龍(Ajilon Office)的調查就發現,教育程度、薪水、經驗愈高,桌子就愈混亂。

這句話倒不只是單純地安慰人,更是引發我進一步的靈感。這本新書用的是Mess這個字,但在我的想像中,它具有一種Chaotic的特質:在混亂中隱含著更高階層的秩序,而其中積蓄著巨大的創造能量。因此或許我可以為它下個註腳:不以建構低層次秩序剝奪更高層次秩序的管理哲學。

接下來的課題是:有沒有方法,可以將隱含在其中的那股能量引爆出來?或者是引爆它的方法,本身也帶有Chaotic的特質?當我們的教育或管理,一再將人們帶往秩序與可預期的方向時,是否已經否定了生命更巨大的能量及豐富的可能性?待我先讀讀這本書再做進一步思索。

雜記: 新寫的鋼琴曲與剛讀到的句子

The farmer's son said, "Goodbye, Dad, I'm off to the big city so my talents can flower." "Same reason the corn stays here," said the farmer.

從書上看到這句饒富趣味的話,我把它送給大家。表面上這段對話,似乎是父親對於想離家的兒子依依不捨的勸說,但透過它思索了一些關於本質的問題,也回想了一些自己人生的選擇。

常遇到一些懷才不遇的朋友,尋求出國或高升的機會,但這位父親巧妙地道出了我心中的想法:真正有才能的人,開花與否只是當下一念間的抉擇。

記得有一次一位朋友與我交談後,問我是否留學德國,我說我是土產的,他非常吃驚;我笑著補充說雖然目前我還沒機會到德國發表作品,但到歐洲發表作品時倒是曾經過境德國。有時我問一些留學回來的人說,你有沒有去過某某地方,離你留學之處不遠,他們總是告訴我留學忙得很,沒機會東跑西跑,因此我常開玩笑說,我沒有出國留學的打算,但出去玩的計劃倒是不少。

今天在琴房寫下一首鋼琴作品的新動機。休息了一段時間,總算又開始創作,突然又有活過來的感覺。

伴我思索的老友 - Art Pen

筆對一個創作、思考的人來說,實在非常重要。

當我的靈魂飛翔在靈感的氣流當中時,筆就像翅膀上羽毛一般,影響飛翔的高度;古人用羽毛筆沾水寫字,我覺得這個羽毛的意象真的很妙。

雖然現代人不用羽毛筆了,甚至連鋼筆都很少用,但我仍然喜歡具有羽毛筆效果的平頭鋼筆,那就是我隨身的Art Pen。目前我手上有兩支,一支0.6,另一支0.9,並且我使用紅、藍兩種不同顏色的墨水。

說到墨水,讓我想起一件趣事。以前因為省錢,有將用完的墨水管填充再使用的習慣,過去因為曾在實驗室工作,因此取用針筒填充很方便,離開實驗室後,有一次我到藥房去買針筒,那位老闆用很奇怪的眼神打量我,然後告訴我沒有賣......想一想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現代人已習慣使用沒有粗細、沒有個性的原子筆,甚至連筆也漸漸不用了,因為大部份文書都在電腦上解決,一些數位典藏的伙伴們便感嘆未來大概沒有手稿可以典藏。

但我仍然眷戀著藉由筆跡與友人靈魂交流的年代。因此親愛的,若我親筆寫字給你,你可要好好收藏,因為我用心刻下每個字,並在字裡行間注入我的靈魂。

2007年2月17日 星期六

一篇「購得新書」的舊筆記 - 20040622

這篇筆記其實還沒有寫完,會貼在這裡一部份是整理檔案時的懷舊心情作祟,另一部份是這本書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

會對Slonimsky有一些印象,除了他的傳記辭典之外,就是黃老師課堂上的特別介紹。最近因為預備多場演講及新課程的內容,這位奇特的人物突然引發我一些靈感:將自己特別的才幹轉化運用-特別是在人文藝術或創意的領域。

看來我又要做case study,有得忙了......

- - 舊筆記內容 - -(圖:剪裁自整理時順便翻到的照片-大樹遙望遠方的小樹)

Thesaurus of Scales and Melodic Patterns
Slonimsky
Amsco

Slonimsky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學家,他的能力不僅表現在音樂家傳記這方面,也展現在音樂理論方面。這本書便展現了這方面的成果。全書利用他編撰整理的長才,將音階和旋律的型態作一系統化的整理,例如:

  • Tritone Progression(三全音的進行,將八度分成兩個相等的部份),
  • Ditone Progression(二全音的進行,將八度分成三個相等的部份),
  • Sesquitone Progression(三半音,將八度分成四個相等的部份),
  • Whole-Tone Progression(全音階,將八度分成六個相等的部份),
  • Semitone Progression(半音階,將八度分成十二個相等的部份),
  • Quadritone Progression(四全音,將兩個八度分成三個相等的部份),
  • Sesquiquadritone Progression(九半音,將三個八度分成四個相等的部份),
  • Quinquetone Progression(五全音,將四個八度分成五個相等的部份),
  • Diatessaron Progression(完全四度,將五個八度分成十二個相等的部份),
  • Septitone Progression(七全音,將七個八度分成六個相等的部份),
  • Diapente Progression(完全五度,將七個八度分成十二個相等的部份),
  • Sesquiquinquetone Progression(十一半音,將十一個八度分成十二個相等的部份),
  • Heptatonic Scales(七音音階),
  • Heptatonic Arpeggios(七音琶音),
  • Pentatonic Scales(五音音階),
  • Bitonal Arpeggios(複調琶音),
  • Twelve-Tone Patterns, Dodecaphonic(十二音音形),
  • Crossing Intervals(交叉音程),
  • Division of Twelve Tones into Four Mutually Exclusive Triads(將十二音分成四個完整的三和絃),
  • Quadritonal Arpeggios(??)...

等等,其方法本身便非常有趣。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奏鳴曲《回憶》

午夜聆聽Medtner的Sonata Reminiscenza,感觸格外深刻。

這首作品在Marc-André Hamelin的詮釋之下,顯得格外自然而深刻。Medtner作品的豐富內涵,若不透過卓越而自然的演奏技巧,則無法散發出它原本的芬芳,只會令聆聽者迷失在繁複的和聲語言當中。

在觀賞Hamelin彈奏的同時,除了欣賞他的音樂表達之外,還可以享受一種觀賞「自然手形之美」與「令人讚嘆的巧妙」完美融合的快感,super-virtuoso的稱號實當之無愧。若有機會現場欣賞,可千萬不能錯過。

在欣賞動人彈奏的同時,靈魂深處浮現一個溫柔的聲音向我呼喚:「近來你給得太多,該是停下來好好充電的時候了!」我很明白他的意思。上週我用Mandala整理思緒的時候,發現一個Mandala居然裝不下所有的脈絡,這種超載的狀態大大影響我的創作力。

然而,我的靈魂、我的永恆、我的主宰,但願此時此刻所有錯綜複雜的努力,在未來都能成為令世人珍愛的Reminiscence......

2007年2月15日 星期四

新書一批

買書對我來說有時像交朋友。

交了一個朋友之後,能不能產生火花,完全看緣分。有時交了一個朋友,並不一定會立刻迸發出火花,要等好幾年之後,甚至也不一定常聯絡,突然再次交會時,產生燦爛的光芒。

不過有時我交朋友很憑感覺,這點大概和象徵派的詩人有點像,例如Ravel解釋他的曲題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時曾說道,它並沒什麼特別的意思,只是喜歡唸起來的感覺。

有時光是書名讀來很有興味,我就會把它買下來放在書架上,管它內容好不好。因此有些書我從來不翻,因為站在那裡端詳書名,收獲可能遠比翻開它要多......

買書我從來不手軟,就像交朋友;但若要把書翻開,那就要謹慎了,因為要讓書中的思想進到我的眼睛和心靈運轉,就像要和一位朋友深交,怎能不謹慎呢?

2007年2月14日 星期三

從LX2中看自己部份的收藏

天天在工作室搞東搞西的。

回頭一看,起了一個念頭,想從鏡頭裡看看背後的那面CD牆,突然產生了不同的感受。

牆上的CD,很多都陪著我經歷許多演講與課程,甚至有些是從學生時代省吃儉用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可以說是一面充滿故事的牆。端詳著它們,心中不禁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最近忙於整合許多新舊的概念,已經有一陣子沒有駐足在這面牆前,任意抽取幾片來一次心靈大餐,但它們就這樣靜靜地待命著,也陪我度過許多歲月,幫助我給予許多學生啟發,也給我無限安慰。

我相信在未來,它們還要發揮更大的能量,因為在這面牆上,聚集了許許多多歷代大師的音樂能量,而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他們對我的期許與祝福。

翻到一張Pieta計劃的舊紙條

看著有天份、有熱情的孩子,成為寶貴的藝術傳承者,一直是我心中難圓的夢。

在整個藝術教育的扭曲之下,一直有個衝動,想辦一所真正的音樂院(conservatory);而真正的音樂院傳統並不是為有錢人辦的,而是為了孤兒。

這張紙條上是這麼寫著的:

  1. 為"音樂院"之先修班預備
  2. 簡譜、五線譜並行
  3. 以發展chamber music為方向、招生
  4. 鋼琴-恢復鍵盤師的指揮能力

雖然是很潦草的紙條,但寫下的每一行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今年暑假,即將要和有關單位合作,為孩子們辦一場音樂盛會,目前也正和伙伴一起籌備當中。其實我心中有些緊張,深怕安排的內容不適合他們,無法觸動他們最深的內心;但一轉念,我相信真摯的音樂原本就屬於心靈破碎的人!

2007年2月13日 星期二

Super-virtuoso!

今日閱讀一本書,封底的小字抓住了我的視線。

記得在EMFA課程中,我曾談到virtuoso這個字。事實上這個概念也是我研究所論文的一部份,Grove音樂辭典在解釋這個字時提到:"A virtuoso in music might be a skilful performer, but more importantly he was a composer, a theorist or at least a famous maestro di cappella." 足見virtuoso並非只是一味地炫技,更應該具備對音樂內涵的深刻素養。

而這裡的super-virtuoso指的究竟是誰呢?就是鼎鼎大名的Marc-Andre Hamelin。這位鋼琴家以超級卓越的技巧,不斷挑戰史上最困難的曲目,且而書中將他與歷史上一些偉大的鋼琴家如Alkan, Busoni, Godowsky等人並列。

我第一次對Hamelin建立深刻的印象,是透過他著名的Godowsky練習曲錄音,後來又看了一些他的錄影,無論曲目再難,到他的手上似乎都變得很輕鬆,可說是難得一見的超技鋼琴家。然而除了具備高超的技巧,在音樂的詮釋上Hamelin又有其獨到之處,不像一般的鋼琴家,這更是令人好奇。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原因,原來Hamelin也是一位作曲家,也因此作者Robert Rimm把他與其他歷史上的名家並列,稱為composer-pianists。

或許每個人對自己的定位看法不同,就像在音樂中有人是創作者,而另一些人則認為自己是演奏者。然而無論在何領域或定位,創作或創新的精神都是實現自我價值、進而邁向卓越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2007年2月12日 星期一

素未謀面的傳承

談到海頓、貝多芬等大師的傳承,有時會感到遙遠。

一次當我行走在路上沉思,一個強烈的念頭突然浮現在我的腦海:一本只看過一眼的筆記本。那是我英年早逝的外公,一位救人無數的優秀醫師,也是一位曠世奇才,外婆曾經形容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然而我卻從來沒有見過他。

據說外公小提琴拉得很好,在日據時代,他曾考上音樂系,但卻因家中反對,他只好重考而上了醫學院;雖然如此,他對音樂的熱情似乎沒有任何減損,不論平日看診多麼繁忙,每天總會專注練琴一段時間。這樣的命運,似乎和我形成了交叉線,因為我是目前家族中唯一堅持走上音樂家之路的人。

多年以前,我曾在南部舊居看過那本外公遺留下來的筆記本,如今舊居雖已不在,但似乎感受到它的呼喚,於是我立刻去電南下的家人,請他們幫我留意那本筆記本。雖然暫時沒能找到,但帶回了幾張外公的手稿。我仔細地端詳著字跡,傳說他是當時少數精通拉丁文的醫師,但這幾張手稿卻是流利的德文,都是一些醫學相關字眼。

上天從來沒有給我機會和這樣一位傳奇的親人說話,此時的我卻極其渴望能向他傾訴:

「您當年未竟的路,如今我走上了。若您的才情從來無人能與之共鳴,我雖不才,願您在奧祕中向我訴說,我願細細聆聽......」

驚豔的 Faure Nocturne 管風琴改編版

夜晚正聆聽著剛寄到的Midnight in the Grand Court,這首改編曲使我突然陷入沉思:

Nocturne (From Shylock) (Transcribed By Peter Richard Conte)

Faure的魔幻和聲,加上Wanamaker Grand Court Organ神祕的琴音,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試著從資料庫中找出它的原曲(管絃樂版)來聆聽,雖然美,但終究沒有管風琴的神祕色彩來得吸引人。

最近在創作上一直找不到動力,雖然自己很清楚是什麼原因,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竟然在Faure的改編曲中,找到沉靜與感動......

「永恆的奧祕啊!我的靈魂向來與你相連;如今我再次明白,在世上沒有任何事可以使你我分離!」

2007年2月11日 星期日

重返靈感與想像的祕境

"... you belong to this very small percentage of people who were born to become a musician. It is a very difficult field and not many、even the most talented ones、would stick to it for their whole lives ..."

「你是世界上極少數,來到這個世上的使命就是成為音樂家的人、我們都知道、這是一條艱困重重的路、就算是極富天份的人、也很少有人能夠在這條艱辛的人生路上堅持理想...」

這是早上閱讀最近收到的e-mail內容時,不小心連上的一篇Blog內容,摘錄自一位老師寫給多年不見學生的信件。

這幾句話重新引發我的一些暇想。若不是對於本質的珍貴有極深的領悟,大概無法真正看懂這兩句話。然而在今天的情境中,我們還需要一種重新被「魅惑」的過程。

在先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這麼寫道:

「請你重新湧出水來將我淹沒、顯出奇蹟來將我心俘擄!」

對於一個沒有詩、沒有神話、沒有奧祕的年代,言說泛濫到至理也成了噪音,我們如何重返靈感與想像的祕境?早上讀了幾篇教育相關的訪談研究,提到青少年對於偶像明星的崇拜心理,我想這就是一種類似的追求吧!只是這種假手外在短暫狂歡的體驗,是否能使生命更豐滿、結出更甜美的果實?

我想,真正的鑰匙靜靜躺在自身心靈的某處。而那些極少數來到世上就是為了成為音樂家的人,不但尋見了自身的鑰匙,也具有一種能力,使別人心中的鑰匙閃閃發光了起來。

藝術教育與靈性成長

這是我在常理會中談到的話題之一。

由於明年可能受邀前往紐西蘭演奏及講學,我便思索此行的意義及主題。今日會中我談到:在過去藝術教育由古老的技藝導向、進到近代的認知、心理導向,我認為在未來,將進入靈性主軸的時代。

事實上藝術與靈性的密切關係,並不是嶄新的思想或發現,只是在西方近代哲學及美學的理性傾向之下,靈性反而成了藝術的密祕情人。

Stravinsky說,詩學是探討「如何做」(the study of work to be done)的學問,如今我要加上一句:它是探討「如何做」以及「做的人如何」的學問;而後者所希望試著去體察的,不僅是其巧妙的技術、豐富的情感,更應探入其心靈祕境。更進一步說,這三者其實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2007年2月10日 星期六

《新人道協會》常理會後記

「我們的言論若能帶著實踐去驗證,才能修正並發揮它的關懷與效益;反觀媒體大多操弄言語而無關懷,終究妖言惑眾而已。試想有誰能窮究事理呢?即便身處第一現場也不能。」(取自常理會談話,做為今日贈語)

今天是協會的常務理事會,下午我搭乘高鐵前往主持會議。(圖:高鐵閱讀與車票)

會中我邀請大家談談近況與發展。這群可愛又充滿關懷的伙伴,雖然都曾身經百戰,甚至現在仍在戰場上(其中一位校長才剛從印度歸國,拖著行李就來開會了);但他們總是不斷以最大的誠心,希望能為心中最深的關懷不斷創發意義。和他們愈熟悉,就愈享受在這種親切的會面與交談當中。

會畢,我與另一位理事、也是目前仍在教改戰場上奮戰不懈的伙伴同行前往搭車(每次見他總是難掩疲憊,我便想與他同行一段路說說話),但今日分手時他握著我的手,告訴我他感受到今日我給了他能量。頓時我也感到極深的喜悅......

於是我心中吶喊者:「尊貴的戰將!若我能傾注生命,助你完成偉大使命,那麼請來,痛飲這生命之泉!」

平實而真摯的迷人光彩

「『音樂會』(concert)是所有音樂人生活中很重要之一環。對學音樂的人來說,開音樂會可以督促自己成長、展現學習成果、實現夢想;對愛樂者來說,聽音樂會可以陶冶心情、增廣見聞、豐富自己的愛樂歷程。音樂會也可以讓音樂家們互相觀摩學習,讓喜歡音樂的人得以齊聚一堂。」(黃均人:《捆包「阿帕拉契」之夜》)

這句話是特別為我的學生摘下來的。黃老師的這本《捆包「阿帕拉契」之夜》是我很喜愛的一本書,也是他在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多年的研究成果展現,是我多次向學生或友人推薦的一本好書。書中所傳達出一種親切、有遠見、充滿人性關懷的風味,一直是令我難以忘懷的。

今天中午與黃老師一起用餐,餐後一起討論數位典藏計劃的願景。晚上寫下這篇札記時,回想那種親切的感受,讓我再次憶起多年前在課堂上聽到他對於「捆包」概念的解說(那時這本書還沒出版,老師上課有時還會臉紅)。老師的研究似乎每一步都根基於他自小到大的成長經驗,作風平實卻散發迷人光彩,這一點著實給我很大的啟發。

今日有多少人的工作、生活,與他從小到大的情感與人生體驗完全脫節,彷彿自記憶的母株被砍下,插枝在另一個母體上,或許有些人可以長得不錯,但似乎有更多人在這個過程當中漸漸枯萎、失去光彩......

2007年2月8日 星期四

深刻的生命交流與至高的喜悅

「只要做音樂,就處處是家,處處都自在。」(自巴倫波因引語)

一直期待有朝一日能與一位不同領域的伙伴深度對談。

我說的是真正的深度、深到生命極其奧祕之處、深到共渡所有記憶與情感之後、昇華至性靈之顛。當這樣的意念仍在我心中流轉之時,《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並行與弔詭-當知識分子遇上音樂家》這本書就出現了。當時我並沒有立刻買下來,多少因為心中帶著一絲妒忌。

然而這對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好友如此真誠的對話,終究感動了我。雖然此生不一定有幸能遇到能如此對談的至交,但至少在觀看他們的對話當中,也能從旁享受這份至高的喜悅!

讀書筆記:情意生命與自我知識

林建福:教育哲學-情緒層面的特殊關照(五南)

這是一本很久以前讀的哲學小書,旨在由教育哲學觀點對時代議題提出回應,特別是當一些話題在坊間相當熱門之時,例如多元智能、情緒智能、生命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等。如今再度翻開,重溫一些過去曾思索的話題,亦有另一翻感受。

「情意生命本身可能要比純綷理智上的推理、判斷等更能代表人性。」

書名作「情緒」,但我習稱「情感」,又簡作一個「情」字。因前者似乎較侷限於情感的外顯部份。這裡有一個註解說明其廣義性,列舉了其涵蓋字眼如:情緒emotion、情感feelings、熱情passion、情操sentiment、情意affectivity、心境mood、感覺sensation等(按書中譯法)。

「一個想瞭解自己並追求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的人...」

「自我知識」此語在今天的教育中是相當殘缺的,在這個時間點上再度讀到這個字眼,又產生了許多啟發。恢復「自我知識」在認知發展或再造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是目前我正熱烈思索的主題之一。

2007年2月7日 星期三

「每日贈語」計劃

今日送出的話:「藝術是直接生根於人類本質的深處。」(Oe kenzaburo 大江健三郎)

常常與許多對象互通電子郵件,今日在寫信時突發奇想,要每日送出一句手邊剛讀到有感覺的話,讓電子郵件脫離一種「稍縱即逝」的感覺。

用電腦這麼多年了,也經歷了好幾次文件大失血,許多過往的耕耘或聯絡記錄就隨著消失無蹤,彷彿轉瞬間消失的記憶。最慘烈的一次要算是石頭記樂園BBS事件,當時我擔任音樂群的召集人,邀集了許多當時網路上一等一的音樂寫手:viola, 943, hamburger, ytjen等等,開創了當時BBS音樂交流文化中最精彩一幕的景象,沒想到因為站務群中可能發生內閧,竟然把整個站(包括定期的備份)全都毀了,不但讓我的許多文字作品一夕之間消失無縱,也讓我對所邀集的網路菁英們感到無地自容。

自從石頭記事件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大概有十年左右吧?)我完全不信任電子的世界。這次重新開始寫Blog,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也因此,電子郵件對我來說,向來只是個聯絡事務的工具;但今日轉念,希望每封信都能帶著愛與記憶,即便有一日信件本身又遭不測,但這份記憶不會消失。每日送出一句觸動我思維神經的話語,也鞭策著自己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地成長與分享。(圖:附近一家咖啡店的午後)

2007年2月6日 星期二

對於口語溝通的一些想法

很多年輕一輩的人,已經習於用嬉笑的方式溝通。

許多人把它歸因於媒體的效應,或是教育的問題。然而我最近突然有了另一層體會。我發現科技產品的問世(如手機)、系統的改良、以及市場競爭所帶來的普及化,對於改變人溝通習性影響至深,甚至不是教育可以比擬的。

以口語溝通為例,它可說是最有效率的一種溝通方式,雙方可以即時互動,得到彼此想要的訊息,因此電話的發明使我們可以和遠方的人溝通,手機的發明更是將這種影響擴大到隨時隨地,一次又一次地、劇烈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然而口語溝通的內涵並不是只有語言本身而已,包括眼神、表情、肢體語言等等,甚至是一種準確的第六感,都是口語溝通的一部份。電話、手機這類的口語溝通方式,幾乎過濾掉所有其它的部份,甚至連聲音的頻譜都不同,誤解便可能隨之而生。

無怪乎現代人發展出一種嬉笑式的溝通,因為這種溝通方式,刻意地把輕鬆或善意的訊號帶入口語溝通當中,避免產生負面感受的誤會,可說是因應電話成為主要溝通方式的一種最簡單有效的策略。但就像一張數位照片,若我們刻意將整個畫面調亮,那麼ER就大大地降低了。又讓我聯想到多年以前我曾在網路上寫下的兩句話:

 加速就沒有永恆,
 簡化就沒有生命。

然而「加速」與「簡化」,不正是許多現代科技文明所追求的目標嗎?於是人類本質對永恆價值的思索能力與生命的豐富與深刻,便漸漸受到侵蝕了......

都是小白害的......算了兩張滿滿的數學

很久沒算數學了,整理房間時翻出兩張前幾天挑燈夜戰的手稿......

前陣子在備課時,翻出以前收集的一個檔案,是從網路上的討論群看到的。某網友問了一題數學,明明至少有公式解,沒想到熱心的網友七嘴八舌回應,竟然就是沒有人能告訴他正確解法......當時看到這串討論,只覺得我們的基礎教育實在是令人擔憂。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也挺過癮的,讓我回想起小時候酷愛數學的日子,沒事就會跑到書局去買數學書,高中聯考時解數學題因為實在是忘了課本怎麼教的,索性用微積分解。有些古老的數學書籍現在還堆在我工作室的小角落裡,仔細端詳,還真頗令人懷念......

仔細思量,能自由地愛學問,是何等幸福的事!或許那正是Liberal Arts的涵義之一吧!

2007年2月5日 星期一

CoBlog: 吐不出什麼象牙

最近和以前的一位學生討論,要設計一個新概念的Blog界面。

他原本是我的作曲和鋼琴學生,後來到美國去讀書,不過我們還是常常透過MSN互相聯絡。是個領悟力還不錯的聰明小子,雖然以前讀音樂班,但是會寫程式,還會經營網站空間出租,當時不過是個國中生而已

最近因為又開始寫Blog,但總覺得很難用,雖然有標籤功能,但若一多起來還真是難看,這種條列式的邏輯,基本上還是比較屬於電腦的;更重要的是,它無法保存知識或思維架構 (ontology) 的內涵,像我這種喜歡自言自語的人,Blog的邏輯就顯得很陽春了。

因此我找了他一起來玩,雖然不確定能玩出些什麼,但說不定可以設計出一些很炫的東西,因此我們成立了Discussion Group,因為他說「要聊音樂恐怕是吐不出什麼象牙」,我就拿來當作討論群的名稱;因為是一起討論Blog的新功能,因此計劃代號就稱為CoBlog。

2007年2月4日 星期日

Integration vs. Symphony

一直以來都有許多專家不約而同地談到,整合性思考的能力是未來領袖級人才不可或缺的。

甚至有書引用音樂中的名詞:交響曲 (Symphony) 來比喻一種高層次的整合能力。究竟把音樂名詞扯進來,只是一種新鮮的用法,還是背後可能具有卓越的見解,我想是可以仔細去思索的。

在交響曲進行中主要的Leader就是樂團的指揮。從表面看來,它似乎只是讓大家節拍整齊地一起演奏,事實上不然。指揮必須了解各種樂器的性能、掌握團員的能力、熟讀所演奏的曲目等等,並具備優秀及有效率的溝通能力,才有辦法帶領大家練習。

最近一期《天下》雜誌提到整合性思考的能力,引用嘉納的話說「多數走下坡的組織......不是苦於不能解決問題,而是苦於根本看不到問題。」因此下一個結論「整合型領導人就是能夠既廣且深地檢視組織內的各種人事物,然後靈活地整合組織資源、明快地整合傳統與創新、適應新的動態商業模式,再以協調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

這些固然有道理,並且和一位好的交響樂指揮的要件其實相去不遠(其實這裡有個名詞的問題,Symphony「交響曲」指的是一種特殊的曲類;若泛指管絃樂作品,應作Symphonic Music「交響樂」)。

然而我認為在上面這段文字裡,有一個極為容易被忽略的字眼,就是「傳統」。

事實上對於每位偉大的交響樂指揮來說,能整合多種不同樂器進行演出只是他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已,更令人驚嘆的能力是:對於歷史上許多偉大而錯綜複雜的作品,他都能夠瞭然於心,並且這些偉大作品閱歷加上他個人的豐富經驗,使得即便臨時受邀指揮一個全新的作品,甚至只和一個不熟悉的樂團練習了一兩次,仍然可以有出色的表現。

這些偉大的作品,不只是他的資料庫,更是他的語言、呼吸和心跳;而這些作品的背後,不僅蘊涵著對偉大創作心靈的謙遜理解,更是對幾百年歷史的深刻理解和素養。

同一篇文章也提到:「我們面對的是個新世界,未來十年的領導將面對全新、特殊的挑戰......回應未來複雜的局面,領導人首要的能力,就是整合。」或許一位交響樂指揮所具備的數百年深刻歷史人文素養,正是真正的整合型領導人所需要的終極能力。

具有學生身份的好處

在家就能夠使用學校資源上網,下載昂貴的專業期刊全文,是件幸福的事。

很久沒有享受這種幸福了。我下載了先前查到的主要兩篇文章(和一些順便看到的):

Fantasie und Fuge uber den Choral "Ad nos, ad salutarem undam" aus der Oper "Der Prophet" von Meyerbeer (1850)
Alan Walker. Notes, 48-2 (1991): 665-669

Artistic Expression as Interpretation
John Dilworth. Brit J Aesthetics, 44 (2004): 10-28

先前在網路上查到這兩篇,只能看到abstract;重新回到學校,只消傳真一張申請書,不一會兒馬上就可以拿到帳號下載全文,這已經夠令人覺得幸福了;印出來時雖然只有精神讀其中一篇,但另一股更加幸福的感覺又出現了,而且比下載時的感覺更加強烈而難以言喻......

查個論文也可以這麼幸福?這大概是很多正在傷腦筋努力生論文的研究生們難以理解的,算是一個教書多年又跑回學校去玩的老人一些不切實際的感性亂語。希望這些幸福的感受,後續還可以在課程中帶給許多學員們。

Panasonic Lumix LX2 入列

有一次在茶館,邂逅了這台相機,於是便托一位熱心的朋友購得。- 規格 -

自從多年前的Olympus之後,再也沒有買過稱得上是數位相機的東西(只有前幾年因好玩買了一台便宜的Panasonic粉餅機)。

我其實並不喜歡照相,因為視覺的記憶對我來說有時太過強烈。而這幾年,因為生活簡單,也不太需要什麼畫素太高的相機。偶爾有需要時就用不超過百萬畫素的手機或粉餅機,隨手拍下一些模糊的記憶,也就十分足夠了。

然而最近因為一些因緣際會,我又開始伸開觸角。雜誌、書籍、報紙等死板的資訊,非得用高畫素的相機不可,因此決定買下這台千萬畫素的相機。它的確十分優秀,剛拿到機器時試拍朋友的手背,放大一看皮膚角質層的紋理赫然展現在眼前;傍晚去吃飯的路上,除了隨手亂拍了幾張許久不曾用鏡頭記下的夕陽餘暉,還試著拍攝行進中的車輛,效果都相當出色。回家又拍了家中可愛的狗狗,隨便選了幾張,用最近才買的HP C6180洗出來瞧瞧,source不同果然不一樣。甚至拍報紙不用太近,印刷的網點都看得一清二楚。

最近幾次課程帶領學員追尋高解析度的心靈感受,為汲取藝術能源做預備,因此這台高解析度的相機在手,拍下事物的感受亦格外不同。然而我還沒有告訴學員的是:打開了細緻的觸感,便要有心理預備,迎接突如其來的灼傷

2007年2月3日 星期六

「巧合」與藝術

在我的老師金希文教授的課堂上,我曾談到藝術創作中充滿著精美的巧合。

我常藉由捕捉這種巧合來創作,我甚至感到,要得到捕捉巧合的能力並不難,但擁有感受巧合魅力的敏銳度,才是真正的困難之處。或許它正是Liberal Arts要進入Fine Arts的重要門道。

早上在一篇簡報檔中看到「共時性」 (Synchronicity) 這樣的說法,來自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他指出:「共時性」是指事件同時發生時所產生的一種「意味深長的巧合」(meaningful coincidence),背後可能包含著某種並非「偶然」的因素。

這與我在老師課堂上所談到的內容幾乎是完全吻合的觀念。有一次我好玩地把老師的作品和我的作品混音在一起,居然發現音樂起伏之間存在許多巧合,我便把它當作一首作品的一部份,取名為Perfection

然而如何察覺這種巧合存在?如何在感受它的魅力過度詮釋之間得到一個平衡?我想meaningful coincidence這個字眼用得的確不差,但中文的「巧合」二字豈不更簡潔?「巧」這個字,正恰如其份地道出這種魅力:親愛的,你可知道,在你我之間,正妙地存在某種作關係,或許,它將成為永恆的一部份。

「跨領域」作為一個全新的領域

一個很久以前就成形的概念。

剛收到學學的新訊息,在Culture文化藝術類別下寫著:
色彩|美術|音樂|東方|宗教|古智慧|跨文化|心靈與哲學

我看到跨文化這一項,突然想起這個許久以前就開始思索的古老概念。

還記得貝多芬引用席勒的詩作時,將「乞丐與王子成為兄弟」這句改成「全人類皆成為兄弟」,我感受到全然不同的格局。但在百年後的今天,所謂的「跨領域」可能還停留在前者的格局。

而我想,只有完整的人,才有真正跨領域的能力。這裡面包括了不同層次的追求:對於自我發展與實現來說,成為完整的人似乎是一個平實的終極目標;而跨領域的能力,似乎又是在新時代中求生存、甚至對於人類文明下一波的推進最常喊出的口號之一。

如何讓跨領域不是資訊焦慮下的產物,而是生命豐滿的一種狀態,進而追求更寬廣的自我實現與終極價值?或許是我下一步思索與書寫的方向。

2007年2月2日 星期五

Liszt的輝煌管風琴樂章

Fantasie und Fuge uber den Choral 'Ad nos ad salutarem undam', S259/R380

這是課程中放給學員聆聽的一首作品,結尾段落可說是管風琴音樂中最輝煌的樂章之一了。Liszt在1850年寫成,獻給法國作曲家Meyerbeer,樂思來自1849年Meyerbeer的歌劇Le Prophete第一幕中三位再洗禮派教士的吟唱 (To us, to the water of salvation, come to us again, you who are wretched, come to us, you people)。

一向被認為具有多重面相的作曲家Liszt,常常深受感動的事物都相當與眾不同。我常感到Liszt一心在詩與宗教之間尋求和諧,追求本質的美遠勝於外在的燦爛(雖然他的音樂往往也具有燦爛的外表)。

2007年2月1日 星期四

Tonality - Function - Alteration - Ornament

取自上課時寫在學生筆記本上的內容。

那是一位正在寫論文的音研所的學生,沒想到在幫他複習Neapolitan 6th時,發現他對於Tonal Harmony的語言缺乏sense。問題是論文要分析Hindemith,我只好從Bach, Haydn, Beethoven開始一步一步教......

我想這就是我們的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最大的問題之一吧!考試或許可以過,或許也有學校可以讀,但藝術人文這樣的領域所需要的素養,就和要住在異國所需要對語言與風土民情的熟悉度一般,並非幾張考卷可以說明的。我想,這是學藝術對一個人最大的啟發之一。

所以囉,我就在上面畫了個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