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回到創作的水流中

今晨起來,洗完臉、刮了鬍子之後,耳畔突然聽見這句話:「回到創作的水流當中。」

我心中還掛念著今天下午期末考的試題還沒出完,等下十點還有一個學生要教;但這個意念十分清晰,讓我不得不先安靜下來觸摸它。

隨之湧現的是一些技術性的問題:要為什麼編制而作?室內樂?歌曲?交響樂團?主題又是什麼?

那個聲音又出現了:「回到創作的水流當中。」

另一些聲音又出現了:你還有小提琴協奏曲、還有廢名的藝術歌曲、還有......

還是一樣,那個聲音在我心中又說:「回到創作的水流當中。」

緊接著更多的聲音:暑假的音樂營、要練的曲子、6/1的半畝塘鋼琴藝術小集......

突然繼續聆聽下去,我感覺到一陣沉默。

我知道,這個溫柔而堅定的聲音只是一個提醒、或許更像是個邀請:回到創作的水流中,讓它洗滌一顆忙亂的心,一切就都有了答案。思索至此,我心中隱約又有甜蜜的旋律響起......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2007暑期音樂營主題影片音樂粗剪

本週二我和這次負責製片的妍名一起討論主題影片的製作。

不愧是長久合作的伙伴,在音樂的選擇上頗能獲得我的共鳴。粗剪的成果還不錯,樂章的分布大致如圖所示:

其中依序用了《展覽會之畫》中的幾個樂章:

○ Promenade
● Bydlo
○ Con Mortuis in Lingua Mortua
● Promenade
○ The Great Gate of Kiev
 (黑圈及白圈分別標出該曲原來是鄭老師或是我彈)

妍名想表達我們一開始所討論的、看見孩子在本質上的尊貴,雖然因遭遇苦難而蒙塵,但希望與藝術的相遇,能該孩子們重新找回自己原本就是尊貴的事實。曲目的氣氛在選擇上很貼切,若是剪進影片中的曲目不用練,那麼我們原來的分配就變成了:

Promenade; The Gnome
Promenade; The Old Castle
● Promenade; Tuilleries; Bydlo
○ Promenade; Ballet of Unhatched Chickens; Samuel Goldenberg and Schmuyle
● Promenade; The Market Place at Limoges
○ Sepulcrum Romanum Catacombs; Con Mortuis in Lingua Mortua
○ Hut of the Baba-Yaga; The Great Gate of Kiev

或許Sepulcrum Romanum Catacombs這次也可以不用彈奏......不過這套曲目終究是要練起來的。五月的最後一天就要開第一次的籌備會了,大家加油!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能量」的再思

Energy - (節錄自Merriam-Webster Online)

  1. dynamic quality; the capacity of acting or being active
    動態的特質; 行為或主動的能力
  2. a usually positive spiritual force
    一股通常是正面的心靈力量
  3. a fundamental entity of nature that is transferred between parts of a system in the production of physical change within the system and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capacity for doing work
    自然界一種基礎的存在本質,能在一個系統中不同的部份之間轉移,產生系統中物質的改變,通常被視為「作工」的能力。
  4. usable power (as heat or electricity); also : the resources for producing such powersynonym
    可用的能源(如熱能或電能); 亦指:能產生此類能源的資源
※ ※ ※

第1. 2.兩項定義比較基本。在EMFA先修班理論組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藝術與我-潛藏的心靈能量」取的是第 3.項定義(第 4.項定義則較偏向實務組)。

心靈的能量正如物理的能量一般,是在人類心靈中一種基礎的存在本質,此存在能夠在宇宙的系統中轉移。偉大的心靈有一種能力,就是不但具有強大的心靈能量,更能夠把這種寶貴的能量透過獨特的技巧「轉移」至自然的媒介物上,使得原本平凡的物質產生巨大的改變,甚至具備「作工」的能力。簡單地說,那就是藝術品。

雖然藝術品對我們來說並不難「接觸」到,但這種潛藏在其中的寶貴能量,對許多人來說卻仍是隱藏的;或許正是因為奧祕之不可得,許多人便開始否定它的存在,連自身存在的奧祕也漸漸隱沒在無意義的深海當中......

我也來試用手寫板

看媽咪用手寫板用得這麼高興,害我也躍躍欲試。於是我就用手寫板寫下了這一篇。

還記得以前不知買了什麼,也曾經附贈了一塊手寫板,不過印象中當時的辨識率並不像現在那麼好,並且現在的手寫板功能比以前多很多。看媽咪一提起寫部落格就興高采烈的樣子,心中頓時也覺得幸福了起來。

還記得在一堂數位典藏的課程當中,老師曾提到數位化是必然的驅勢,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頗值得玩味。在分工細密的西方世界中,有一種專業是專門辨別潦草或風格特殊的字跡;不過因打字機盛行,再加上電腦、e-mail的興起,現在根本很少有人用手寫信,因此很少留下手稿可以讓他們來做辨識。(因為手寫實在太慢,因此以下回到鍵盤上來打)

然而今天我試著用手寫板來寫文章,又是另一種特別的感受。雖然手寫在許多實際的場合中已經漸漸少用,但對於媽咪來說,能用手寫的方式來接觸電腦、重新書寫與創作,實在是具有特別意義的人文景像。不知為何,我心中突然深深地感動著......(圖: 昏轉向,順便示範貼圖給媽咪看)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為老媽買的手寫輸入板

最近老媽開始寫部落格囉!看到媽咪打鍵盤打得那麼高興,覺得很有趣,但速度總是慢了些,因此今天看完數位典藏成果展之後,便帶媽咪去逛街,順便買了一塊手寫輸入板,希望她能「創作」得更順暢些。

在她的自我介紹中這樣寫著:

我是一ㄍㄜ很笨的辣媽今天第一次打電腦打的昏鴕 轉向......

第一次看她很辛苦地打完整篇的時候,實在是笑到快不行,尤其是那個「昏 轉向」,雖然是誤打誤撞,但實在也很有創意。

雖然有趣,不過考量到創作效率和產能的問題,我還是決定買一塊手寫輸入板給她,看她後續還會寫出一些什麼勁爆的東西來。各位看倌,請拭目以待囉!

2007年5月18日 星期五

Vitus!

週日和家人與學生一起去看這部《想飛的鋼琴少年》。

在換票的時候有一個插曲,就是我要換取購買預售票所能夠擁有的權利:紀念海報,沒想到小姐竟然說「換光了」,實在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回來之後,在網站上查到真善美的電話,一撥居然是空號......後來確認了一下另一個網站,或許是那個號碼有錯,不過已經無所謂了,我由另一家長春戲院(他們還有海報)問到原代理公司的電話2720-6007,也找到一位林小姐願意讓我兌換海報(光復南路421號6F)。

有時贈品的策略若不夠完善時,反而使消費者有受傷的感覺,這在高感性的時代實在是值得經營者仔細去思考的。

或許因為場次時間較晚,偌大的真善美藍廳居然只有我們一行人。有專屬放映廳的感覺雖然不錯,但我總不禁會去思考背後的意義。或許代理商的廣告策略失誤,讓它定位成親子片,以致於太晚的時間沒有家長會想帶孩子去看電影,但我認為它對大人的啟發或許更大一些;或許許多人會以為這樣的片租回家看就好了,何必去電影院,不過這部片中有許多重要的音樂片段,例如舒曼的協奏曲,連真善美的音響效果,我都覺得還表現力還不夠。畢竟好的片子還是要有質感夠的代理商或行銷者加以「代言」,才能準確地指出它迷人的特點。

回到正題。這部片的片名Vitus就是主角的名字,其含意在Wikipedia上有一段解釋: "Vitus is a Latin given name meaning lively",原來它也是一個基督教聖人的名字。觀賞片中對於這位天才少年的描寫,對我似乎也有一種自傳性的意義。

有一幕我記得很清楚,高中時上課我常常舉手發問,從課文內容到延伸的議題幾乎無所不問,當時的我根本不會去思考老師是否有被挑戰的感覺、或是其它同學的看法如何(也因此我被一些比較乖張的同學列為班上最不受歡迎的人物之一)。基本上我和這位Vitus的差別在於,可能我對人比較友善吧......但這種友善,是不是也代表著我對於內心聲音的忠實度,遠不及片中描寫的Vitus,因此我還坐在現在的座位上?抑或許這就是我忠於內心聲音所做的選擇?

Vitus的把戲:從樓上摔下來之後整個人「恢復正常」,這種感覺真的很熟悉。然而我沒有像Vitus那樣汲汲營營的父母要對抗,或許是一種看不見的價值觀、一種隱身在這個物質世界背後的一股力量......

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偉大的返魅:Busoni鋼琴協奏曲

週日下午前往國家音樂廳欣賞NSO與鋼琴家白建宇合作的Busoni Piano Concerto,給予我一種特別的感觸。

Busoni的作品構想恢宏,共分五個樂章,全長約七十分鐘,最後一個樂章甚至加入男聲合唱,在協奏曲的歷史上可說是一個奇觀;那天白建宇的髮型,似乎也是特別設計的,讓人不禁聯想到相片中Busoni的髮型(見照片)。

但我所謂特別的感觸,可說和這些都沒有直接關係。當我聆聽著這首龐大的作品、感受其中錯綜複雜的和聲與意念時,時空彷彿悄悄地轉回十九世紀,我逐漸感受到那股偉大浪漫主義靈魂的力量;隨著音樂在狂喜與失落之間交纏,那股力量也愈來愈強烈;突然,我彷彿感受到Busoni親臨現場。

作曲家親臨現象的感覺有許多不同的強度,那天的感受算是比較溫和的,因為他彷彿只是在場;若是他「顯現」在某個人身上,那種強度可能就非同小可了(不過這種情形當然十分難得)。不過光是在場就不得了了,連我那很少聽音樂會的母親都受到了感動呢!

晚上和順賢與淑惠吃飯,談到EMFA Level One-A課程Final Project方面的一些困擾,我告訴他們若能先撇開短視的目標思維,在元素的探索中去感受「存在」本身的喜悅,才能突破現有的困局。那天下午透過Busoni的作品與白建宇的精湛的琴藝,我也再一次體驗到那種存在的狂喜,頓時我的靈魂深處又湧現出新的力量,使我再次重燃返回舞台的渴望。

我想,注視存在的奧祕,正是返魅的下一道鎖吧!

2007年5月12日 星期六

小花朵的生命力 Part III

另一張小花所生長的環境如右圖。那是一個小巷的深處,平時幾乎不會有什麼人經過。旁邊那輛機車似乎也是被棄置在那兒的,和花兒同病相憐。

然而若你同樣對照先前文章中的照片,是不是更能體會我的感受呢?那些小花在這樣的環境中是不是顯得很高貴呢?

她們其實就長在隔離所的門外,天天看著那些青少年們在大人的陪同下進進出出。我相信若是小花能夠對他們說話,或許她會這麼說:

孩子們,不要因為你們被帶進這個地方,
  而忘記自己生命的尊貴;
你們看看我,不也正在這樣荒蕪的亂堆中,
  展現自己生來就有的榮美與性格嗎?

小花朵的生命力 Part II

上一篇文章所提到的小花是不是很迷人呢?然而若不把它們四周的環境貼出來,似乎不容易感受那種震撼。

第一張粉紅色的小花朵生長在這個地方:

咦?在哪裡呢?

請注意右小角有一小塊彩色的焦點,就是那裡了!
你可以點一下圖,看得更仔細一點。

是不是很不起眼呢?但若對照上一張照片,你就會發現:她的存在實在是一個驚喜!其實小花朵已經很會選地方了。倚偎在大樹底下,使她雖然身處廢氣之中,至少不必飽受日曬。

有時我會這樣想,或許這些觸法的孩子們,雖然因為被隔離而暫時失去了自由,但這或許總比他們待在一個破碎的家或在外頭遊蕩要幸福一些;只希望他們離開了這個暫時隔離的地方之後,無論後續接受什麼樣的判決、被安置到什麼樣的中長期機構,都能夠重新出發,展開一段全然不同的人生。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小花朵的生命力

我很喜歡觀察路旁的小花,用手中的相機給她們一個美麗的特寫。

這兩張照片特別的是,拍攝的地點很相近,都在板橋。每週五我都會去板橋陪陪一些因觸犯法律被暫時隔離的孩子們,和他們分享一些音樂、帶他們做一些活動。看到這些生長在路旁的小花,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些孩子。

第一張的小花們攝自大馬路旁的樹下,這條馬路是主要道路之一,車流量相當大,這些小花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天天忍受著車輛排放的廢氣(我在那裡站了一會兒就受不了了),旁邊還有一些亂石,隨時都有可能壓傷她們,但她們卻仍然按照上天所賦予的DNA密碼,盡情地展現最美麗的姿態。若你靠近細看,每朵花都有優雅的紋路,似乎漫天的塵埃也無法影響它的美麗。

第二張小花們攝自收容所的門外。由於收容所較為隱蔽,這些小花自然也比較不受注意,然而它們卻擁有奇特的花形。雖然不像前一張的小花那樣必須忍受車輛的廢氣,好像得天獨厚,但這張特寫將周圍荒蕪的景象給排除掉了。這些小花沒有任何悉心的照顧,也沒有太多過路的人會注意它們,周圍的葉子零亂且枯黃,這些景象似乎更突顯出這些花兒們的孤獨;然而它潔白的花瓣,與眾不同的姿態,仍然獨自展現風華,怎教人不疼惜、憐愛?

這些孩子們也是如此。或許他們出自一個廢氣沖天的環境,或許他們長在一個長期疏於照顧的家庭,但我相信上天所賦予他們每一個人獨特的才能和氣質,正如這些可愛的小花一樣,若是有一位過路的人注意到他們,我相信有一天世人仍會看見他們以最美的姿態,將自己獨特的生命力展現出來!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速讀Meditations for the Humanist

回頭翻了一下網誌,發現沒有這一本書的New Books記錄,因此在這裡補寫。

當我試閱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個章節 "Moralising" 開頭的字句吸引了我:

A moraliser(說教者) is a person who seeks to impose upon others his view of how they should live and behave.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a view about what counts as acceptable behaviour, and everyone is entitled to put it forward as eloquently and forcefully as he can. But moralisers go much further. . . .

這一章的標題下方引用王爾德(Oscar Wilde)的話,更是令人感到震憾:

A man who moralises is usually a hypocrite.
(一個慣於說教的人通常是一個偽善者)

光是這段開頭就深深地吸引我。當我們經歷了幾世紀的除魅,最後到達二十世紀對意義的徹底解構時,真正進入了一個所謂的 "Secular Age";然而在這樣的一個令人不安的年代中,人們不再倚賴古時的說教者,正如舊約聖經所預言的:「我要將我的律法寫在他們心上。」

然而在我們還來不及探索自己的內心時,說教者的聲音便常常出現在我們耳畔;當我們的靈魂不斷向我們呼喚、要我們嘗試著去突破或做生命的轉型時,或許常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你行嗎?」「你有這個本事嗎?」「試試就好,不要太認真,萬一失敗了怎麼辦......」這些聲音往往成為我們無形的枷鎖,甚至使我們忘記了自己原本就擁有一個充滿創造力的靈魂。

在EMFA的課程當中,我也常觀察到這樣的情境,對於藝術的距離感或自我否定感,往往使我們無法專注地去感知或體會到藝術中顯而易見的事物。是不是在我們民族的天性中就潛藏了許多說教的聲音?我們一直以為這樣的聲音是出自良善,但王爾德的話提醒我們,那不是真正的良善,因為真正的良善應該帶領我們進入美的事物儘情享用,而不是疏遠它。

當初選這本書做為未來讀書會分享的題材,除了上述吸引我的地方之外,它看起來版面小又不厚(只有200頁),是另一個誘因;但當我再次翻開目次仔細端詳後就有點後悔了,因為它分為三大部份,每部份平均都有二十章,上面的Moralising只不過是第一部份的第一章而已,若要做為讀書會主題恐怕要講很久。然而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我們該如何重整價值體系,使我們能逃離說教與解構的陷阱,重返創造的熱情與活力?除了回到人性的本質面去沉思(正如這本書的標題)之外,我想不出更直接的解答了。

新筆記簿成立:返魅手札

筆記本的封面印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字樣,我在封面上則寫著:「Re-Enchantment/返魅手札」,成立的日期是2007年5月6日。

事實上這本筆記簿的設立,原始的動機之一是為了思索論文而設立。由於偉大的金老師先前已對我「明示」,意思是說他對這本論文的期待遠高於一般的研究生,他希望我能寫出一些指出時代趨勢的內容。因此我為此沉思許久。

最後,我決定將方向定在Re-Enchantment。因為我認為「返魅」是廿一世紀和嚴肅音樂相關的最重要趨勢之一;然而這個題目不只是一篇論文,更是我對自己音樂生命的期待。

在第一頁筆記中,我記錄了最近透過Brahms作品再次體驗到「嚴肅心靈」的深沉魅力;而在該頁的最下方,我寫下了可能是這篇論文最重要的Model for Re-Enchantment: 歷史的逆行(Historical Retrograde)。

二十世紀的嚴肅音樂史,大體上可以用「重新探究藝術的物質基礎」來形容;70年代以後,當先前被迴避的「調性」重新成為音樂表達的核心之一時,便有人以「新浪漫主義」(Neo-Romanticism)稱之,然而我認為理論家多半仍是站在「物質基礎」的二十世紀氛圍中做出這些評論,例如和協音程的使用、調中心的重新出現等等,對於調性音樂由Baroque到Post-Romanticism的發展所累積而成的豐富語彙似乎總是缺乏洞見。於是我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

「返魅究竟是啟動全面性的文藝復興,或是加深、促使靈性的M性社會劇烈形成?」

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或許在EMFA的課程中,我會找到一些線索?

讀書會計劃分享書籍

最近選了幾本書,預計未來在讀書會和大家分享:

A Perfect Mess: the hidden benefits of disorder (E. Abrahamson and D. H. Freedman)

Artful Work: awakening joy, meaning, and commitment in the workplace (D. Richards)

Meditations for the Humanist: ethics for a secular age (A. C. Graying)

Art is a Way of Knowing: a guide to self-knowledge and spiritual fulfillment through creativity (P. B. Allen)

選這幾本小書,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如何讓藝術思維裨益於工作與生活,填補現代人性軟體中失落的一環,並進一步思索,朝向人生無憾的願望邁進。

至於何時要分享呢?就看讀書會的需求及與緣份囉!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考慮成立的新部落格: 複合領域觀察

繼Web 2.0風潮興起之後,我開始思索在本質面的下一個波瀾。

雖然在2.0方興未艾之際,就已經有人開始當起先知,談起Web 3.0可能如何如何,但就我的觀察,Web 2.0還是一個不定性的複雜現象,馬上談3.0似乎太早了些;另外我更關心的,不是這些外在因勢利導的現象,而是當我們回歸「本質的世界」思考時,將何去何從?

任何激起壯大波瀾的事件(包括Web 2.0在內),必然是在本質的世界已經產生憾動,雖然本質的世界並非人人能覺知,但它卻在背後主宰著世界的運作;即便暫時有一些趨勢似乎和它相背離,但長遠視之,這些背離的亂流只不過是增強本質界影響力的延後反撲力道罷了。

Web 2.0的整體現象與思潮,我認為是複合性(complexity)思維開始主宰本質世界的一個外顯性潮流,因此我開始考慮以成立新的部落格,來觀察複合領域在本質世界進展的趨勢。或許它不會是一個像eLearning或Character Blog那樣流量很大的部落格,但我想在Weblog這個外顯性的虛擬世界中,也該為本質的思索留下一點痕跡......總之,我還在思索。

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我的新Compaq & 與Wii相遇

這週下定決心要敗一台筆記型電腦做為外出presentation之用(上一台iBook已經陣亡很久了),印象中曾經在大賣場(大潤發那種的)看過under兩萬元台幣的心動價,並且其中包含一台Compaq的;不過對於那種大賣場我有點怕怕的,因此就轉向資訊賣場去看看。

進去逛了一圈之後,看到的都是三、四萬元以上的價位,正在想那種便宜機大概只有大賣場才看得到吧?突然想到賣場還有二樓,因此便不經意地走了上去......

走到最裡面的那間店,赫然發現真的有一台Compaq價位在兩萬元以下!比較了另一台貴一萬的......最後我還是選了這台便宜的機器,副理告訴我最近HP剛好在特賣,今天是最後一日,明天就恢復原價了(好像25,000左右),這台Compaq有on-board的Vista系統,因此我順便把RAM加到1G,希望它能跑得順暢一些。

這部機器第一眼吸引我的除了出自大廠卻令人心動的價格之外,就是它的超大鏡面寬螢幕、以及Altec Lansing的喇叭。回家一試,效果果然不同,不像一般的筆記型電腦,稍微一操就破音。看來這台可能會變成我的行動視聽娛樂機。

因為HP的機器initiation要等很久,因此我便在店裡玩起Wii的保齡球......一開始不太會控制力道,漸漸地體會什麼叫「Wii肘」,後來慢慢知道怎麼控制才不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也體會到Wii的迷人之處。不過這種東西家裡最好還是不要有,否則不知要幾輩子的時間才夠用......

兩本關於Blended Learning的新書

剛從EMFA實務社群回到家,看完信箱,拿出了一本剛寄到的雜誌及兩封廣告信,回頭發現管理室有一個包裹,心想一定是我的(但怎麼沒有放牌子?),上前一看果然是我的,管理員居然說已經放好幾天了,心中想著怎麼有這麼不負責任的管理員?

回家一打開,居然是前陣子在Amazon上訂的、兩本關於Blended Learning的書。才剛從實務社群稍稍談到Blended Learning,心中又嘀咕著,要是管理員早點通知我書到了,說不定今天的資料會更豐富。不過後來回頭想想,一切都有天意的安排,這幾天已經夠忙了,若是再加這兩本書,恐怕體力會透支得更厲害;再者,今天人軒的分享也很精彩,或許我少講一點也好。因此這些內容就留待後續課程再和學員們分享了。

講了半天,這兩本書到底是什麼書呢?

Jay Cross: Informal Learning - Rediscovering the Natural Pathways That Inspire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看到書名,應該知道它為什麼會吸引我了。打開書第一眼看到的句子就很帥: "Workers learn more in the coffee room than in the classroom." 所以我很希望EMFA的伙伴們來上課的感覺就像是在coffee room裡,不過有時好像大家還像是在classroom,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

另外一個吸引我的字眼是"inspire innovation",近來想開始更深地鑽研人文關懷於價值創新的議題,因此特別關心這個領域。這本書封面的設計就很有趣味,不僅讓讀者覺得它很可親或夠實際,也讓人對於書中的主題多了一分想像力,希望這也意味著書本身有這樣的質感。待我讀後再和大家分享。

Curtis J. Bonk, et al.: 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 Global Perspectives, Local Designs.

我從一個線上學習的網站(忘了是哪一個了)認識了這本書的作者,剛好那場演講的主題也是Blended Learning,並且還提到這本書,因此我便上網找到了它(有點貴)。另外,我發現這兩本書可能因為是同一家出版社出的,翻開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 "Why is this topic important?",不過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就沒有另一本吸引人了,可能這本書比較"formal"。

Global Perspectives這個字眼對我有一些吸引力,特別在它的第六部份 "Multinational Blended Learning Perspectives" 直接切入這個話題,一章談到歐洲,另一章談到非洲與中東;不過或許亞洲對作者來說文化差異較大,因此沒有特別被包含在章節裡頭,或許這也是我們的機會點。在未來,我想Pieta也會是一個Global Project,屆時這個問題會再一次被我找回來思索。

2007年5月2日 星期三

不要讓樂譜睡著了!

今天中午的作曲大班課,我們一群人圍著鋼琴,玩著劇本即興的遊戲,沒想到竟被金老師戲稱為本班的「王牌」,實在是一件好笑的事。

接下來幾週就要實際進行創作,我們將用一個小型的室內樂團,配合自己找到演員一起來進行排練,月底就要上演。看來最近除了其它作品之外,又要緊鑼密鼓進行另一個創作了。

晚上聽完楊田林老師的演講,在回程的路上和Michelle交談,最後一段的談話是關於如何面對負面能量的問題,其實藝術家面對最大的一個考驗之一就是這個,特別是在比一般人更為敏銳的感受之下,如何面對這麼多尖銳的心靈噪音。這突然讓我想到一部電影:《綠色奇蹟》,劇中的那位大塊頭黑人,似乎有一幕是這樣說的:他雖然含寃,卻坦然面對死刑,因為他的特異功能使他能感受到身旁人的心思意念,然而人心中的惡念卻使他腦海中天天感受到有如充滿碎玻璃般的痛苦,死刑正好成為他永遠的解脫。

回到住處,正思索著EMFA的Online Assignment,順手翻開黃老師的《捆包「阿帕拉契」之夜》,有一個章節標題引起了我的注意:

「美國音樂教母:不要讓樂譜睡著了!」

書中對於這句話,引用了一段Coolidge夫人傳記內容:「圖書館對於樂譜手稿應該不要像過去一樣,只將它們緘默的保存著,而是要透過演出而注入它的生命力。」由大班課的創作要求、到天天面對的心靈雜音,最後這句「不要讓樂譜睡著了」突然讓我驚覺來自天上一股溫柔的力量在對我說話:

別讓你譜櫃中的空白五線譜紙也睡著了!
它們正靜靜地等著你使它們蛻變成一張張有生命的手稿;
別讓充斥在你身旁的心靈雜音折磨你的創作靈魂,
孩子,別忘了,你是我手中的王牌!

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

中壢高中的「演奏傷害講座」

因為本學期,兩個準備畢業的學生上課意願都不高,所以我和他們商量,把機會讓給大家。

藉著這個機會,我將試著把自己這些年來的教學經驗,融合自己在生物醫學方面的素養,以及在演奏傷害方面的特別進修,整合成一個講座,預計將於六月初在中壢高中舉辦。

關於這個話題,我曾在知識+上寫過一篇評論,這裡將原文保存一份,也供大家參閱:

演奏所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微妙的,因為演奏是人類最複雜的一種心智與精細的肢體動作整合的結果,和一般的運動傷害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處理上也存在相當的差異。我處理過一些演奏傷害的學生,並且他們在找我之前多半都已經有就醫的經驗,但就我協助過的幾個例子來說,就醫對他們的問題改善非常有限,我想並不是這些醫師的醫術不佳,而是演奏傷害的本質與這些醫師所處理的方向並不相同。因此Medical Problemsof Performing Artists(表演藝術者的醫療問題)在國外是一個專門的領域,也有專門的期刊和國際研討會。

我最常舉的就是鋼琴家陳宏寬的例子,他曾經罹患演奏傷害中最恐怖的一種:focal dystonia(局部肌張力不全症),然而在就醫受挫之後,他放棄求醫,改用自己的體會來自療,結果七年後成功地再度走上演奏舞台,成為歷史上少數罹患此症後以自療的方式重回演奏舞台的職業鋼琴家之一。關於他的這段故事,有興趣可參閱:

http://www.kfsyscc.org/index.php?article_id=18&articleid_page=1

回到正題,演奏傷害和一般的運動傷害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一種需要靠「重新學習」來治療的疾病,這裡提到的重新學習並不是指一般的復健,而是學習健康而符合生理的演奏方式。這也說明了為何一般的醫師無法妥善處理這類的問題,因為醫師所擁有的專業,並不包含如何教導這些患者重新學習演奏-除非他自己同時也是一位教導演奏的人,或是與具有處理相關問題能力的演奏教師共同合作。

因此為何有人的演奏傷害會一再復發?因為一般性的肌肉痠痛或許可以透過休息來舒解,但不健康的彈奏方式卻可能已經透過長時間的學習與練習根深蒂固(換句話說,休息是沒有用的)。這一點尤其職業演奏家更難倖免,因為他們「被迫」大量長時間練習。要他們重新學習另一套演奏方式幾乎不可能,除非他們受傷而被迫無法繼續演奏下去。因此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演奏家因演奏傷害而斷送演奏生涯的例子並非罕見。

所以對於原發問者所提到的問題,由症狀看來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嚴重性,除了就醫之外,尋找有辦法協助他「重新學習」的老師,更是繼續演奏的關鍵,因為針對演奏傷害的技巧重建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程序,在台灣並非一般的鋼琴老師有辦法處理。若能雙管齊下,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與具備相關知識的鋼琴教師重新訓練,要重拾演奏的樂趣、甚至走回專業的演奏舞台,我想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