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鋼琴小品《天堂曲調》首演節目單註解

鋼琴小品《天堂曲調》
  如歌的行板-莊嚴的稍緩板
  虔誠的小行板:遙敬李斯特

Piano Pieces "Heavenly Tunes"
  Andante cantabile - Larghetto maestoso
  Andantino religioso: Hommage to Franz Liszt

...於是這裡勾勒出我心目中的一幅天堂景像,凡塵中每一刻易逝的美好,都將化為一縷輕煙,飄入天堂,並永遠被珍藏...
...我彷彿見到天堂裡有一股永恆的水泉,有霞光的環繞與七彩羽毛的奇鳥飛翔。
(摘自《天堂曲調》創作手札)

這兩首作品,是我的《時間之歌》中可被單獨演奏的小品。聽婉君彈琴是種享受,身為作曲家朋友,當然希望寫出具有豐富而美妙畫面的曲調,使她美好的琴音能大展身手。在這兩首作品中,有時我希望時間靜止在人生中最美的時刻,有時它們又如塵封的泛黃記憶突然彩化地活現在我們眼前;有時默然的眼淚被天使珍藏著、有時天湧清泉洗滌塵世疲乏的心靈;甚至雲端傳來如金光耀眼的巨響,再次啟示我們美麗天堂其實並不遙遠...

我相信婉君的歌‧未央將帶給我們一幅幅驚喜的畫面;也衷心希望這兩首小品在她的詮釋下,能喚醒吾人心中想望的美麗天堂。

鋼琴小品《天堂曲調》演出訊息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東海Faculty Recital演出作品解說

聯篇歌曲《洞窟之歌》(選曲)、《連綿的群山》

May 12, 2010 Recital Hall 7:00 p.m.
李秀芬,聲樂;陳敏華,鋼琴

聯篇歌曲《洞窟之歌》與《連綿的群山》皆為2001年的作品。當時我想以德文藝術歌曲為典範,嘗試將中文歌曲的藝術內涵提昇到相當的高度,因此這些作品對於鋼琴的角色在整體藝術性上的要求略高於一般的中文歌曲。《連綿的群山》當時由委托的聲樂家林中光首演,而《洞窟之歌》的前兩首則遲至2009年才由聲樂家楊勝安首演。

《洞窟之歌》取自詩人的同名詩作,原詩為一聯篇巨構,此作品則取自其中〈牆〉系列的第二首,「那年洪水氾濫...」、「我們帶走了一冊冊...」分別為原詩的第一及第二段。詩中描述彷彿諾亞方舟的情景,僅存的人們乘著船、帶著先輩們的文化遺產走避深山中生活著;《連綿的群山》雖然不屬於上述詩作系列,但詩中描述一位老船長對晚輩深情的傳說著群山的智慧,在意境上與《洞窟之歌》有巧妙的聯繫。

《洞窟之歌》

1
那年洪水氾濫 七大洋的水 淹沒了所有的莊園
一無所有 是的 一無所有 水帶走了全部的財產
我和你一起登上那艘船 航向深山 航向未被水淹沒的高地

2
我們帶走了一冊冊竹子做的書
祖父流傳給我的遺產 祖父流傳給我的財產 
我們帶走洪水來後僅存的竹簡 航向沒有水的高地

《連綿的群山》

親愛的 我已經對你訴說眾山的秘密
群山不是我能數盡的 那超過理解的能力
在你的生命裡 諸山將一座座升起
雖不能看清楚群山的背後
雖不能攀上最高的山 到達絕峰 知曉眾山的秘密
但你應該學那些偉大的船長 學習水的秘密
學習水裡游的魚 牠們的秘密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時間之歌》首演後

啊 天上的鐘聲
我為了你 徹夜輾轉難眠
你敲醒了沉睡的記憶
也喚起了熱烈的渴望

然而 你的殘響
豈能達到宇宙邊緣
救贖游離於凡塵與眾星間的靈魂

睛空依舊 鳥囀依舊
我卻渴望閉上雙眼
疾飛至時間的盡頭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委托創作:鋼琴小品《天堂曲調》

委托這首作品的鋼琴家湯婉君將本次音樂會的主題定為:
"歌,未央。" 、"enchanting cantabile",
婉君對此曲想法有如下的描述:
曲目的選擇依據我愛的歌 就這麼簡單
這些都是非常好聽 但可能在考試比賽不吃香或不夠有名而不一定是常見的曲目
藉此機會機我心中的美好音樂一次呈現

以作品的串聯流動性來看
第一與第二首是比較緩板甚至有些哀傷的
彈完下去休息一下轉換氣氛
第三組兩首無言歌是非常流動的 彈完只敬禮不下場 接你的作品
第五首我又放了德布西的快樂島

所以我們這首未知的新曲子
將夾在Mendelssohn與Debussy之間
這就要讓你傷腦筋了
在這次的三聯作中,我給了它一個小名,叫《天堂曲調》,
除了回應婉君對於這場音樂會的構想之外,也捕捉三聯作中一些美好樂想,
將它投影在天邊的雲彩上......

演出訊息(玩家部落官方網站)
寫作歷程(需Facebook帳號)